一般不會是什麼特別要命的事情。
定了定神之後,常浩南拿起電話聽筒。
“常教授,別來無恙!”
那邊傳來了袁相埡的聲音。
“袁院長?”
常浩南大腦飛速運轉,很快猜到了對方給自己打這個電話的目的。
在龐加萊猜想剛剛被證明之後的那段時間,他曾經建議袁相埡可以創辦一個類似Sature那樣的自然科學類綜合期刊,作為華夏學術期刊的標杆和代表。
而對方當時也邀請他擔任期刊的主編一職。
今天這通電話,八成就是為了這事。
“是你們的期刊已經籌辦好了?”
“常教授這話就見外了不是?”
袁相埡的話語中帶著止不住的笑意:
“您可是華夏科學院學報的主編吶,真要說的話,這也是咱們所有人的期刊才是……”
“能說一下期刊的具體情況麼?”
常浩南沒有繼續客套,而是直入主題。
主要是他確實有點餓了。
這年頭又沒有成規模的外賣產業,找人去打飯的話,回來基本就涼了。
“當然。”
袁相埡回答道:
“目前初步確定是發行季刊,紙質版和電子版同步出版,原則上接受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的投稿,不過只會定期發行英文版,中文版可能以特刊的形式不定期發行。”
“編輯部獨立於科學院各研究所平行運作,只對院士大會和學部主席團負責……”
“……”
能夠看出,為了儘可能規避掉學術圈中的一些積弊,科學院給JCAS期刊設定了相當高的獨立許可權。
再加上常浩南這位“外聘”來的主編。
也算是下了大功夫。
考慮到建立華夏自己的學術體系本身就是常浩南的目標之一,他自然也沒有拒絕這份差事的道理。
因此,在聽完袁相埡的介紹之後,常浩南當即問道:
“那袁院長,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出版這JCAS期刊的第一期?”
在正式上任之前,他總得知道任務的DDL是什麼時候。
“第一期是2001年第三季度,計劃是在6月末到8月末之間,當然具體時間取決於您的工作安排,如果約稿程序比較順利的話,那再早一些也不是不可以……”
隨著電子版期刊的逐漸推廣,各大出版社的發刊日期都越來越提前。
很多月刊甚至提前4-6個月發行。
相比之下,JCAS在6月才出版第三季度,已經算是動作比較慢的了。
“另外,常教授。”
見常浩南沒有馬上回話,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袁相埡又繼續說道:
“我們畢竟是個全新發行的期刊,這第一期……總得保證開門紅才行,所以,您看您能不能……”
如今常浩南的名字,在國際學術界還是有億點知名度的。
如果只是擔任主編,那或許還不太引人關注。
但要是時隔一年之後,他又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一篇文章,那絕對是個大新聞。
“這個麼……”
常浩南本想說他需要考慮一下寫什麼再做答覆,但這個時候,眼角的餘光看到了桌上那幾張剛剛被他寫滿的草稿紙。
“可以,我手頭正好有個還算成熟的想法,而且應該很快就能完成。”
他果斷地回答道。
袁相埡大喜過望:
“那我們就靜候常教授佳音了……”
“……”
結束通話電話之後,常浩南脫掉已經穿好的外套,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他先是給姚夢娜打了個電話,讓對方幫自己帶一份晚餐回來。
緊接著,開啟一份新的Word文件,並在其中輸入了剛剛想到的論文標題:
A ive level set thod for o phase flow(一種守恆的兩相流水平集方法).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