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5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

術逐漸轉向商業。

明明有能力一年爆出一百大幾十臺的產量,卻只有五六十臺的訂單,實在是讓人不好受。

“難吶……三個軍種加上二炮,換裝壓力都很大,能具體分到殲擊航空兵的資源本來就有限。”

常浩南把手裡的鋼筆放下,搖了搖頭:

“殲11B和殲10A都算上,每年能產個30架左右,都已經算是部分超過我的預期了,殲10E一方面暫時沒有客戶,另一方面適配的還是AL31F的動力。”

“而且退一萬步講,就算真有那麼多訂單,112廠和132廠本身的還都沒完成擴建,尤其132廠,還規劃了一個全新的廠區,眼下就算連軸轉也爆不出來太多產能……”

一年小200臺發動機,哪怕排除掉換髮和備件,也能摺合出100架左右的新戰鬥機產量。

這個數字,哪怕在常浩南重生之前那會都不是年年能達到,更別提現在了。

“主要還是咱們現在的生產潛力太大了。”

鍾世宏摸了摸下巴:

“幸福的煩惱啊……”

常浩南本來是準備換個話題的,但聽到對方這麼說,突然靈光一閃。

渦噴14的產能,其實也不低。

而之所以一直沒遇到這種問題,是因為波斯人的F4升級專案,一次就佔用了幾百臺的產能。

當然,國際市場裡,暫時並沒有哪種型號需要渦扇10這種大推力發動機。

畢竟美俄都有自己的動力型號,不需要從華夏進口。

但如果思路開啟的話……

不出口發動機整機呢?

現在黎明廠的產能潛力,其實主要積累在了渦輪盤和渦輪葉片這塊。

這屬於全世界獨一份的問題。

要知道,渦輪結構屬於整個航發裡面最精貴的部分之一。

絕大多數航發生產企業的情況都跟之前的黎明差不多,屬於總產量被渦輪部件拖累。

只是沒有那麼誇張而已。

所以,單獨出口渦輪葉片,絕對是有市場的……

只不過,現在需要一件事情,讓全世界認識到華夏在這方面的能力。

想到這裡,他重新放下了剛剛拿起來的鋼筆,然後拿起電話聽筒。

但想了想之後,又重新放下了。

哪怕是內線電話,也並非絕對的萬無一失。

所以按照規定,一些真正核心的事情,是需要當面傳達的。

“老鍾啊。”

常浩南看向不遠處已經開始低頭整理報告的鐘世宏:

“你下次回盛京的時候,記得去606所找一下劉永全同志。”

鍾世宏大概每半個月要回黎明廠那邊去彙報一下工作情況,所以比常駐京城的常浩南更適合去辦這件事。

“劉總麼?”

鍾世宏停下手上的動作,回頭看向常浩南:

“可是我記得……他應該已經調走,去指導斯奈克瑪集團改進M88發動機了?”

“對,所以我才讓你找他。”

常浩南點了點頭:

“你跟永全同志說,在下次修改M88發動機設計方案的時候,可以考慮修改一下渦輪結構上的冷卻氣膜孔,把現在的二維前傾孔改成三維結構的簸箕形孔。”

“到時候你動身之前,我會給準備好一份技術文件,你跟著一起交給他就行。”

“三維結構的……”

鍾世宏原本有些茫然的臉色逐漸變得明悟起來:

“跟渦扇10上面一樣的設計?”

“沒錯。”

常浩南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渦輪上面氣膜冷卻孔的結構和燃燒室內壁不一樣,相對獨立於發動機本身的設計,所以不同型號發動機換上相同氣膜孔之後,冷卻效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正好法國人想要進一步提高M88的效能,那就順便幫他們一把……”

無論什麼孔型,二維孔的加工難度都遠遠低於三維孔。

而且西方國軍目前普遍使用電化學加工法進行制孔,其工藝引數相對複雜,在主要依靠經驗的情況下,工藝開發週期最快也要以年為單位計算。

所以,如果M88真的更換氣膜孔結構,那斯奈克瑪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量產。

但陣風戰鬥機想要跟EF2000競爭,升級進度卻耽誤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