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6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

常浩南想要借用713號電子裝置驗證機的原因也很簡單。 他要測試那兩具馬上就要完工的干擾吊艙。 任何要上天的東西,都不可能只做地面測試。 而且干擾吊艙主要面對的對空搜尋和火控雷達很多都沒有對地搜尋模式。 更何況脈衝多普勒雷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會濾掉低速目標,把吊艙固定在地上再拿一個雷達照射肯定是得不到什麼有用的資料。 因此在確認裝置通電可以正常工作、電路設計和程式編寫也沒問題之後,空中平臺試驗是必須的。 正常情況下,大家都是科工委下屬的單位,713號機雖然是38所牽頭搞的,但畢竟全國一盤棋,別人也不至於用不上。 然而常浩南剛剛說的是“下個星期就要用”。 這就是要插隊的意思了。 雖然14所和38所隸屬於同一個集團,關係算是很近,但親兄弟還要明算賬,更何況電科集團這麼大個產業,不同研究所之間也是合作與競爭並存的。 正常情況下,要想插隊還是比較難的。 不過,要是王曉模點頭的話,情況就不太一樣了。 畢竟他除了現在是電子科學研究院的常務副院長之外,還曾經是電科38所的創始人和老所長。 “713號機……現在應該是正在測試一個導引頭,你們是要用來……做什麼?” “王院士您應該知道的,我跟徐研究員這次來14所是為了那個繳獲的吊艙……” 這個事情雖然密級很高,但王曉模肯定是有許可權的。 “這我當然知道。” 王曉模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透露出一些茫然,但語氣中卻帶著點驚喜: “但那東西不是上個月末的時候才被運回來麼,難道你們這麼快就給修好了?” 如果說剛剛10天拿出可行性論證報告的事情對於他來說還算是行外人不敢隨便發表評論的話,那這個對干擾吊艙進行研究的專案可屬於他的老本行,完全知道其中的工作量有多大。 更何況他也曾經看過那個吊艙。 雖然報告裡面說是“殘骸相對完整”,但那明顯是以飛機墜毀的標準來算的。 以電子產品的標準來看,絕對稱得上是粉身碎骨…… 所以大家從一開始就沒尋思過能修好它,只是想著能不能研究出一點東西來,最好能把那個給pd雷達製造假目標的功能復刻出來。 但是聽眼前常浩南的意思,14所這是超常發揮了? 聽到王曉模的猜測,常浩南趕緊否認: “修好肯定不可能的,吊艙裡面的儲存器已經嚴重損毀,而且其中有不少元器件都是對我們嚴格禁運,市面上買不到的高階貨。” 這樣的回答讓王曉模心裡有些失落,畢竟剛剛有那麼一瞬間他真的期待過。 但失落的同時也稍稍鬆了口氣—— 看來我對機載電子裝置的認知還沒出差錯。 然而這種複雜的感情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因為常浩南緊接著說了下一句話: “我們是初步研究過了那個吊艙,然後按照國內現有的技術水平修改了一下,造了兩個功能一樣的出來,預計下週就能生產出來開始測試。” “……” 房間中的氣氛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王曉模用費解的眼神看著面前的常浩南,心裡直犯嘀咕: “難道我對機載電子裝置的認知出了差錯,那玩意實際上很簡單?” 過了好長一會之後才再次開口問道: “你做專案一直都是這麼快的麼?” “呃……” 常浩南一時間有些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也還好吧,沒有很快,主要是學過一些控制學的基礎理論,恰好能跟那個吊艙的應變邏輯對上,另外就是同志們的工作效率也很高。” 這話乍一聽是在謙虛,但從說話方式上就已經間接地表明瞭說話人的領導者身份。 “既然如此,那你們的測試流程應該也用不了太長時間。” 逐漸從震驚中走出來的王曉模趕緊點頭答應: “我這就去給你們聯絡,下週隨時可以去閻良試飛,38所那邊也會盡全力配合。” 畢竟是他的老單位,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常浩南趕緊道謝。 “那真是太感謝您給我們行這個方便了。” “感謝就不必了,都是事關國防安全的關鍵專案,你也不是在給自己某私利。” 王曉模擺了擺手: “不過,我也有個條件。” “您說。” “等到這個預警機專案定下來之後,你得來給我當總師。” 王曉模這波也是突出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 “啊?” 這下輪到常浩南懵逼了: “專案總師不應該是您……” 話說到一半他突然想起來,因為預警機同時跟雷達以及航空兩個領域強相關,因此好像實行的是獨特的雙總師制度,也就是一個電科集團的總師和一個航空工業的總師。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