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好用掉印表機紙盒裡面最後一張紙的時候,常浩南總算把之前腦子裡面似有若無的思緒給抓在了手中。 當把一切在紙上整理完畢的時候,回過頭去看,他才發現這一切竟然是如此顯而易見。 其中絕大部分內容,實際上都是前人已經做過,甚至在課本上停留了幾十上百年的知識。 非常幸運,最後是由他找到了這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當然,如果從純數學的角度來講,漏洞還是比較多。 甚至當做論文發表到數學領域的期刊上,都未必能透過。 因為其中加入了不少來自他本人的經驗總結甚至乾脆就是猜想。 但這不重要。 對於數學領域而言,一切成果務求嚴謹,一篇學術論文在評審過程中,很可能在還沒有涉及到論文主題的理論框架中就花上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然而對於計算機領域,尤其是90年代的計算機領域來說,幾個月時間幾乎相當於從史前發展到現代,怎麼可能等著你慢慢評審。 所以先把並不成熟的思路應用起來,再慢慢進行完善的情況並不少見。 至於萬一在應用過程中發現了問題怎麼辦…… 那豈不是更好? 程式嘛,本來就是由屎山和bug構成的,發現了問題就修唄。 修的過程中沒準還能取得點新的突破。 某a站就是由於這種情況才建立並發展起來的。 說到底,常浩南目前所在的畢竟還是應用科學,而非基礎科學的領域。 他這次取得的成果,如果能得到充分擴充套件的話,幾乎足夠把工程計算領域帶入一個新的世界了。 驟然放鬆下來之後,一陣睏倦感猛然襲來。 就算之前已經“儲存”過一段時間的睡眠,但這段時間的連軸轉,疊加剛剛的這一個通宵,還是讓他進入了虛弱狀態。 正常情況下,他應該去睡一覺,等到休息好之後再繼續後面的工作。 但常浩南不一樣。 既然已經有了形成閉環的思路,那便意味著…… 可以開掛。 於是他開啟系統面板。 然後,瞬間捕捉到了其中出現的變化…… 【科研點數:1000 理論水平:lv3(8800/) 工程經驗:lv2(4000/) 管理能力:lv2(3000/) 綜合能力:lv2 正在進展的專案:0 可以開展的專案:2】 已經卡在lv2長達一年時間的理論水平,就這樣在一個晚上,不知不覺的升級了。 而且升級之後,還維持著8800點經驗。 也就是說,剛剛的一輪頭腦風暴,直接帶來了高達一萬點的理論經驗。 這可能正是他在某一刻驟然靈光一閃的原因。 只不過因為這個成果目前還只存在於他的腦子裡,並未產生什麼明顯的影響,所以科研點數只增加了區區100點。 但是不急。 常浩南帶著自己的思路,嘗試著讓系統開始一個專案。 當然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直接開始寫模擬建模軟體——那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任務,就算讓系統直接輸出結果,靠他自己手打程式碼也足夠累出腱鞘炎來。 只是嘗試著把這個方法進一步完善,以適應更多型別的偏微分方程組而已。 不出意外地,順利透過。 並且只要花費50科研點數即可。 一般情況下,他本人輸入到系統中的思路完成度越高,需要系統幫忙做的事情越少,消耗的科研點數也就越少。 50點,說明後面的工作雖然繁雜,但其實已經不涉及太多創造性的部分了。 當常浩南最終從房間走出來的時候,計算中心裡面的所有人都被他凌亂的頭髮、滄桑和胡茬和略顯蒼白的臉色嚇了一大跳。 尤其是碰巧正在這裡等結果的唐林天。 開玩笑,他把學校帶入新高度的計劃可全都指望著眼前這位爺,萬一要是累出個好歹來,他哭都沒地方哭去。 “小常,你這是……” 說著趕緊上前兩步,扶住了有些腳步虛晃的常浩南。 “幹什麼去了?” “沒什麼,花了兩天功夫,研究了一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的降維問題,搞出了點成果,所以忘出來了。” 二人一起坐在了計算中心大廳裡面的一張長椅上。 “那你這幾天總不會連吃飯喝水……” 唐林天已經開始盤算著要不要叫個救護車了。 “那當然不可能,我辦公室裡有瓶裝水和餅乾,就是沒怎麼睡覺……” 常浩南揉了揉有些發酸的後脖頸回答道。 實際上他現在全身都有點發酸。 最後唐林天還是有點不放心,又叫了一個助理過來,兩個人一起給他送回家,並且還順便從食堂給他打了份飯留下。 …… 一天之後。 京航,飛機樓的一間會議室裡。 杜義山、劉振響、唐林天和劉洪波四個人坐在一起,聽著前面的常浩南在黑板上講解他構思出來的這套新方法。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