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華夏在80年代就傳送出了第一封電子郵件,但實際上,一直到90年代中期,由於網路硬體條件以及費用的限制,這種聯絡方式在國內都沒有普及開來,即便到了95-97年的網際網路高速發展階段,電子郵件的普及速度仍然慢了半拍,在常浩南的印象裡,一直到2000年左右,才有高校和研究所之類的科研機構開始大量使用。 浙省大學竟然能想起來給方振留下電子郵箱,在這方面還是走在了國內的前列。 只能說不愧是未來的互(9)聯(9)網(6)之都! 最終,常浩南在這條56kbps頻寬的網路上花費了大概10分鐘,總算是把那封電子郵件艱難地發了出去。 擱在重生之前,要是網路慢成這個樣子,運營商的電話恐怕都要被打爆。 但是對於他這個已經脫離網際網路將近一年的人來說,對於網路的要求已經從“流暢”降低到了“有就行”。 1997年,還要啥腳踏車啊。 發完之後,常浩南並沒有如方振所說的那樣馬上斷網,而是輸入了幾個印象中建立時間比較早的國外學術資料庫網址試了試。 開玩笑,14所給的經費哪怕留給了他自己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夠實驗室半年經費開銷,上個網怎麼了? 如他所料的那樣,大多數他熟悉的網站都還是一片空白。 但萬幸,並且讓常浩南有點意外的是,當他幾乎不抱希望地輸入webofscience的網址時,電腦竟然沒有直接跳出一個域名不存在的提示。 在進度條讀取了足足有一分鐘之後,一個熟悉的網頁終於跳轉了出來。 “我艹……這資料庫1997年就成立了啊……” 看著眼前堪稱簡陋的登陸介面,常浩南甚至覺得有些感動—— 總算是見著點熟悉的東西了。 此時的wos應該也是剛剛建立,遠遠不如後世那樣內容豐富且功能齊全,常浩南在網頁上找了半天,甚至還重新整理了兩次,愣是沒找到註冊賬號的入口在哪。 當然就算他能夠註冊,這個資料庫也是需要授權才能看的。 不過取得授權反而並不困難。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京城航空航天大學已經進入了美國的制裁名單,但在眼下的1997年,大洋彼岸估計只有一些高校的研究人員聽說過東方有這麼一所學校。 其中恐怕還有為數不少是透過常浩南和徐洋共發的那篇論文知道的。 而且為了能在這個網際網路高速擴張的發展期搶到更多市場,這個時代美國在網路接入方面也採取了非常開放的態度。 因此基本上只要讓學校出面,就不難獲得這些學術資料庫的訪問權。 想到這裡,常浩南有些坐不住了。 他關掉電腦和貓,從椅子後面抓起外套,準備離開辦公室。 至於浙省大學那邊的郵件回覆…… 這個年代的人們普遍沒有每天上班之後和下班之前檢視兩遍郵箱的習慣,況且今天又是個星期天,最快也得等到明天了。 “師兄,明天記得幫我看一下郵箱,如果對方回了郵件的話記得聯絡……” 常浩南本來想說記得聯絡我,但馬上意識到對方實際上並沒有任何辦法能夠聯絡到他。 “算了,我明天自己過來一趟好了。” “或許我該去買個手機……” 離開辦公室之後的他這樣想到。 涉密的事情肯定不能在外線電話裡面說,只不過隨著他現在的業務越來越繁忙,一個能讓人隨時隨地聯絡到自己的通訊工具也就變得愈發重要了。 況且從去年開始的這幾個橫向課題做下來,常浩南手裡光是獎金加上勞務費就捏著小20萬,雖然跟那些做生意的豪商巨賈們肯定是沒法比,但也算是一筆相當可觀的鉅款,同時一部普通手機的價格也逐漸降到2000元以下,對於常人而言已經不完全是遙不可及之物。 想著這件事情的功夫,常浩南就已經來到了同在一棟樓裡的院長辦公室門口。 儘管這天是週末,但唐林天還是在裡面。 對於京航這種學校來說,學院和學院之間是不平等的。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作為全校核心中的核心,不僅其它專業普遍圍繞著它的需求設定,學院院長也會穩定地掛一個副校長的職務。 所以像是申請資料庫這種事情,直接找唐林天就能搞定。 當看到敲門進來的是常浩南時,唐院長整張臉瞬間樂成了一朵花。 這個有些誇張的反應甚至讓前者感到有些惡寒,遲疑了半秒鐘才走進院長辦公室。 並且特地沒關門。 “院長,我……” 結果還沒等常浩南說出來意,對方就直接起身,把他拉到了旁邊的沙發上。 然後起身從另一邊檔案櫃右下角一個不起眼的小格子裡掏出一個銀色的罐子。 “小常啊,這次你可是給咱們學校,還有咱們學院掙足了面子啊……” 唐林天從罐子裡面取出茶葉,又拿起水壺親自泡好,放到常浩南面前。 這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結合臉上的表情,不知道的還以為常浩南是下來視察的什麼大領導。 “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