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

隨著殲7f的設計工作進入尾聲,這架飛機的具體效能指標也逐漸被確定下來。 總的來說相當令人驚喜。 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話,那麼唯一的不足就是動力。 渦噴13fii確實是個堪用的型號,但裝在殲7f上面還是多少有點不夠看。 一方面,渦噴13fii的油耗比較高,加上原來下頜部分的一個油箱被進氣道佔了位置,導致本就不寬裕的航程愈發雪上加霜。 原來的殲7只是一種高度依賴地面引導的晝間戰鬥機而已,航程短點倒也勉強可以接受,反正也離不開地面雷達的搜尋範圍。 但經過改進的殲7f獨立作戰能力很強,小短腿就比較限制發揮了。 另一方面,突然多了火控雷達這麼個耗電大戶,發動機的供電能力也變得比較吃緊。 所以在今天白天看到渦噴14那堪稱夢幻的效能資料之後,盧育英的第一個想法就是—— 得想辦法把它裝到我的飛機上去! “渦噴14的尺寸和重量相比渦噴13都更小,裝上去自然是沒有問題的。”常浩南略微思索了一下之後回答道: “但新發動機的流量更大,增壓比更是提高了將近一倍,所以原來的進氣道設計可能要做出一些調整,而且因為機尾部重量變輕了差不多一百公斤,還得重新調整一下全機重心。” “嗯……”盧育英低下頭,輕輕彈了彈手中的高腳杯,同時在心中計算了一下目前的專案進度和後面要抓的時間節點: “調整重心這個不難,畢竟是變輕不是變重了,在機尾增加一些燃油就好。” “但是根據你提出的那個進氣道和圓錐前體一體化的設計方法,要動進氣道設計的話,怕是要牽一髮而動全身,工作量很大啊。” “之前我們接待巴方代表團的時候,已經向對方承諾了明年六月份之前完成首飛,我擔心……” 聽到這裡,常浩南也微微皺了皺眉頭。 只剩下八個月的時間,就算考慮到原型機的製造,似乎也並不算特別緊張。 “現在殲7f專案已經進行到哪一步了?” “原方案的設計已經基本結束了,也找來了一架殲7b飛機準備進行改裝,原本預計本月月末開始動工。” “那……” 常浩南剛想開口,但卻被盧育英打斷了: “如果只是一般的發動機型號變動,時間應該還來得及,但渦噴14和渦噴13的核心機畢竟完全不同,我們611所之前也從來沒接觸過這個型號,對它的進氣特性一無所知啊。” 發動機和進氣道的匹配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如果只是簡單地把一個新發動機給懟進去,那輕則使效能受到影響,重則會大大提高發動機的故障率。 當然,這也和進氣道設計水平,以及發動機的穩定工作區間有關。 比較正面的典型是米格23和f16,前者可以匹配al21和r29-300兩種發動機,後者則可以匹配f100和f110兩種發動機。 而反面典型就是f14上面的tf30了。 這款發動機在f111戰鬥轟炸機上的表現還算差強人意,但安裝到f14上面之後堪稱人厭狗嫌,再搭配本就可靠性爆炸的變後掠翼設計,導致總共才632架的f14在服役生涯中墜毀數量高達144架,堪稱f104之後的第二代寡婦製造機。 所以盧育英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要是能有一個既熟悉渦噴14,也熟悉殲7f各方面效能的人來幫忙就好了。” 最後一句話說完,常浩南終於懂了。 好傢伙,原來擱著等著我呢? 什麼叫“既熟悉渦噴14,也熟悉殲7f各方面效能的人”? 你直接報我身份證號就完事了。 “盧總,您這講話的藝術,屬實高明啊。” 常浩南的語氣讓人很難聽出他是不是真的在表示讚賞。 “誒,我這也不是亂說的。” 對面的盧育英面色不改,自從上次搶人失敗,他就意識到在做這種事的時候,臉皮厚才是王道: “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去找過老杜,結果他說你已經開始參與八三工程了,那畢竟得講究個先來後到,我們也不好再說什麼。” “但是現在,我看八三工程應該也快結束了……” 顯然,他已經什麼都算到了。 實際上,這也正好是常浩南自己正在考慮的事情。 十一號工程的第一個階段是112廠用加加林飛機制造廠生產的大件進行飛機總裝,以及601所對蘇霍伊設計局提供的設計資料進行翻譯和轉化。 這個過程並不需要常浩南的幫忙,因此他確實準備在放下八三工程的相關工作之後,爭取參與到十號工程之中。 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飛控底層架構的問題,殲8c並不能,或者說並沒有來得及實現飛推一體化控制,它的飛機操縱和發動機操縱仍然是分開進行的。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