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抬手捋了捋自己因為兩個多月沒剪而已經有點長的頭髮,發出了一聲感嘆: “我艹……” 儘管常浩南的母親周莉女士是一名語文老師,但他的語文成績始終都處在一個比較抱歉的水平,加上系統似乎也沒有增加文學素養的能力。 總之此時他也想不出有什麼更加準確的詞語能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 過了許久之後,常浩南才終於又一次開口問道: “這麼好的條件……老毛子那邊不會整出什麼別的么蛾子吧?” 也不是他內心狹隘,實在是上面何明所說的協議內容讓他有一種不真實感。 就好像如果有人介紹一種投資方式,年化50%收益還能保證不損失本金,那腦子正常的人都得想想自己是不是需要安裝國家反詐app了…… 常浩南重生之前,還真有同事被這種套路騙過。 錢到最後也沒追回來。 誠然,俄羅斯在跟華夏的合作中沒有太多黑歷史。 但如果把合作的乙方切換成印度的話,情況好像又不太一樣了…… 1塊錢買的航母后來花了將近20億美元改裝這種事還歷歷在目。 這個問題讓何明認真地思索了一會,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應該不能,一方面約定的付款方式是按照專案節點來算的,咱們進度越順利,他們那邊就能越快拿到錢。” “另一方面麼……負責談判的同志說,就算現在這個條件,最後籤協議的時候也是對面比我們更著急,所以問題不大。” “當然,核心還是咱們112廠雖然技術上跟共青城有差距,但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就算他們真玩什麼花樣,至少也能看得出來。” “說的也是。” 聽到何明的回答,常浩南也輕笑了出來: “等到前面28架生產結束,需要俄方指導的東西也就不多了。” “光是打通生產線的話,應該不需要28架,根據我的經驗,16到20架就足夠了。”何明一邊帶著常浩南走下臺階一邊判斷道: “重點還是在後面那90架,蘇27這個飛機的底子非常好,但機載裝置有些落後了,如果能在原型號的基礎上改進,完全可以進一步發揮戰鬥力,不過這就需要你們這些搞總體設計的人操心了。” 雖然112廠的業務是飛機制造,而何明是負責總裝的工程師,但作為從60年代一路過來的老航空,他對於整個行業多少都有些瞭解。 畢竟華夏的第一個飛機設計室正是在112廠內成立的。 他的想法正好跟常浩南不謀而合。 作為一個國土和海洋麵積加起來超過12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華夏毫無疑問需要一種航程和機動性出色的重型制空戰鬥機。 而華夏空軍要想完成從國土防禦型到攻守兼備型的華麗蛻變,也需要一種有足夠動力和載彈量的多用途空中平臺。 蘇27毫無疑問可以同時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 只不過除了平臺本身之外的部分完全可以換成華夏自己的東西。 別的不說,那個將近一噸重的n001雷達肯定要首先換掉,蘇維埃鐘錶店也要改成玻璃化座艙。 實際上,就連老毛子自己人也不太受得了蘇27身上的這兩大神器,如果不是聯盟解體導致研發停止,那麼使用平板縫隙天線和數字電傳的蘇27sm應該也差不多要服役了。 想到這裡,常浩南覺得自己需要安排一下八三工程之後的計劃了。 十號工程和十一號工程,其實在上一世都還是留下了不少遺憾的。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的想法是“我全都要”。 不過這就要求他當好一個時間管理大師,否則如果左支右絀兩邊不能兼顧,那效果反而更差。 “不知道咱們廠對打通四階段生產線的時間節點是怎麼設定的?” 飛機制造是一個複雜程度絲毫不亞於飛機設計的工作。 飛機,或者任何複雜機械產品從完全進口到完全國產之間,實際上都會包含三到四個不同的階段。 首先是用原廠進口的大部件對飛機進行組裝,打通“整機總裝線”。 組裝飛機看上去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其實能走通這一步的國家就已經不太多了。 其次是進口中散件組裝大部件,以及進口低散件組裝成組合件。 根據飛機的複雜程度不同,這可能是一個或者兩個步驟。 對於絕大多數國家來說,走到這裡基本就算是到頭了。 不少國家的所謂“自研”飛機,也只能做到這一步。 最後才是從毛坯料開始生產低散件,打通零部件生產線,然後一步步生產出整架飛機來,實現飛機的完全國產化。 “這個麼……”何明略微思索了一會: “原本的協議規定是在明年年末之前完成2-4架飛機的整機總裝,1999年年末之前完成機體部分的全部生產線。”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