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羅斯方面重新計劃第二天的飛行表演專案時,常浩南卻已經沒有精力繼續關注香洲航展上的事情了。 所有人都沒想到,常浩南的下一站工作地點,既不是還有八三工程收尾工作需要進行的盛京601所,也不是已經對他丟擲橄欖枝,只等著專案稽核批准的蓉城611所,更不是在晚宴最後才跟他聊起來的冰城602所。 而是在航展上甚至完全未曾露面的南鄭182廠。 航展首日的晚宴結束之後,本來已經躺在床上快要睡著的常浩南突然被一陣急促的門鈴聲吵醒。 來者是一名香洲當地的工作人員,應該是航展組織方。 確認了門外那人的身份之後,常浩南睡眼惺忪地把門拉開一條縫。 被吵醒的他多少有些起床氣。 “有什麼事麼?” 結果對方一句話就讓他睡意全無: “常浩南同志,有一個從南鄭打過來的電話,說有緊急事務找您。” “南鄭打過來的?” 常浩南愣了一下。 他並不記得自己跟那邊有過任何的交集。 “我要下去接電話麼?” 門外的人搖了搖頭: “不,這個電話涉密,是內線電話,所以您最好換身衣服,我們要去香洲市委保密辦。” “好吧,你等我一下。” …… 將近一個小時之後,被從被窩裡拽出來的常浩南總算趕到保密辦,跟電話那頭的杜義山取得了聯絡。 “小常,科工委那邊下達了一個緊急任務,我需要你跟我一起去一趟南鄭182廠。” “182廠……是陝飛?” 在常浩原本參加工作的時間,182廠已經和172廠一樣,成為了606所對應的飛機制造廠,在飛機設計領域的存在感相當弱,因此他花了大概一秒鐘時間才反應過來是對方說的是哪裡。 “對,陝飛。”電話那邊的杜義山語氣嚴肅: “就在今天傍晚,一架剛剛完成改裝的特殊型號運8飛機在試飛結束準備降落的過程中突然失去俯仰平衡,雖然因為高度很低加上機組應對及時沒有造成一等事故,但飛機還是受到了嚴重損傷,初步懷疑是遭遇了機翼結冰。” “182廠的技術能力比較有限,所以申請了外援,需要我們去幫助查明導致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並且對飛機進行改進。” “明天一早開展之前,會有一架波音737降落在香洲機場,你坐那架飛機去南鄭,剩下的事情,我們到了之後再聊。” 聽到這裡,常浩南也是心中一凜。 運8機翼結冰。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這是困擾華夏空軍近40年的老大難問題,並且因此導致了極其慘重的損失。 例如2006年6月3日,一架空警200預警機在執行任務時失事墜毀,機上包括機組人員在內的40人全部犧牲,其中34人都是進行雷達和電子裝置測試的高階工程師,對於我國航空電子領域的發展造成了沉重打擊。 他甚至還認識遇難者中的一些人。 根據調查,事故原因雖然也有飛機超載(安裝了很多額外的測試裝置)等非技術因素,但主要原因正是機翼結冰導致的俯仰軸失穩。 顯然,這次南鄭方面遇到的問題應該是差不多的。 “好的老師,我知道了。” “明天見。” 結束通話電話之後,常浩南有些恍惚。 他並不清楚1996年的這次事故在前世是否存在,畢竟只是一次沒有人員損失的二等事故,未必會進行公報道和宣傳。 但這毫無疑問是一次救贖的機會—— 包括6·3空難在內,運8僅在21世紀的頭20年中,就至少因為相同或相似的原因墜毀了4-5架之多。 哪怕常浩南重生之後已經改變了很多東西,但起碼在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人民空軍都不可能徹底淘汰這種型號。 它也會是圖204/214實現國產化之前,航空工業幾乎唯一可用的中型特種機平臺。 因此,如果能在當下徹底解決運8的機翼結冰問題,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那些優秀的飛行員和工程師,就可以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下去…… 這一晚,常浩南失眠了。 坐上那架波音737之後,他才總算在飛機上休息了一會。 直到被機輪觸地和隨後的剎車聲吵醒。 飛機停穩之後,常浩南大步流星地走出機艙。 11月初的寒風吹在身上,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哆嗦,同時也瞬間清醒過來。 “老師。” 杜義山已經在舷梯旁邊等了一段時間。 走到近前之後,常浩南注意到他滿眼都是血絲,恐怕昨天晚上一夜未睡。 “跟我來吧,先去看看那架飛機。” 師生二人一左一右坐上了旁邊的一輛吉普車。 “昨天我給伱打過電話之後,帶著182廠的同志們做了個通宵的資料分析,已經基本理清了事故原因。”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