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0章 小試牛刀

有些出乎常浩南預料的是,除了完全是趕巧了的貴航之外,還有人的動作也同樣飛快。 在那次三部門聯合會議結束僅僅三天之後,他在京航的辦公室就收到了一封措辭十分有禮的申請函。 透過軍用專線送過來的。 函件來自金陵理工大學以及才剛剛成立沒幾個月的總裝備部。 最終簽字的寄信人叫芮曉亭。 其實他也算是歪打正著。 因為內容是邀請常浩南對一個“多體系統發射動力學問題”提供理論和數值計算諮詢。 還是給諮詢費的那種。 並沒有直接提到常浩南正在編寫過程中的新軟體。 不過從對方在紙面上反饋的內容來看,應該是涉及到某種受控系統離散時間的傳遞矩陣法與有限元法的聯合應用。 傳遞矩陣法雖然並沒有被直接列入到資料庫中,但是常浩南在設計軟體的時候就考慮過,一些冷門方向可能會有一些並不通用的計算方法,因此特地留出了幾個自定義介面。 只要使用者具備相應的演算法設計和程式編寫能力,就可以往軟體裡面新增自己設計的模擬模擬方法。 並且可以與軟體中已有的變數離散或變數分離方法聯合使用。 因此這正好是他目前研究方向可以解決的內容。 甚至比貴航那邊的高階教練機更合適。 畢竟後者對於常浩南來說其實已經沒有什麼挑戰性,哪怕沒有手頭這個新軟體,也完全可以靠老辦法加上經驗解決。 至於對方這個問題背後涉及到的具體專案…… 儘管多體系統發射動力學是個頗為語焉不詳的說法,但考慮到金陵理工大學的性質,以及另外一個總裝備部的抬頭,其實結果也不難猜。 大體上離不開火箭或者導彈這兩種東西。 所以在經過片刻的思索之後,他還是決定讓對方先過來,也好當面瞭解一下情況。 主要也是他自己手頭的工作在徐洋等幾個計算所主力的幫助下進度飛快,已經到了必須得停下來等一等其它人的程度。 …… 作為搞軍工的同行,對方同樣表現出了相當程度的雷厲風行。 回函發出之後兩天功夫,那名芮曉亭教授就帶著一名看上去應該是學生模樣的人來到了京航大學的超算中心。 見面之後,這一次,反而是常浩南稍稍感到有些驚詫。 從最開始的那份申請函的內容看,寄信人應該是一整個裝備型別,而非某個具體型號的總負責人。 一般來說,能坐穩這個位置的,基本都得是資歷和水平都足夠的大佬。 但眼前這位看上去頗為年輕,最多也就是三十多不到四十歲的樣子。 排除掉常浩南自己這個開掛的異類,絕對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了。 而芮曉亭實際上在寫出那封申請函之前就已經做過功課,現在看見真人雖然還是受到了一些心靈衝擊,但畢竟有了心理準備。 “常主任您好,非常感謝您能接受我們的申請。” “我看到芮教授您那封信之後,也很期待能早點見上一面,只是沒想到您的動作能這麼快。” 二人緊緊握手,簡單說了幾句剛見面的客套話,然後分別落座在了超算中心會客室的兩張沙發上。 “唉,也沒辦法,時間緊任務重,甲方那邊催得急,否則我也不會趕在個週六下午過來打擾您休息。” 芮曉亭說著,從身後的包裡面取出一臺膝上型電腦放在桌上,開機之後把螢幕朝向了常浩南: “我先長話短說,介紹一下我們這個課題的具體內容,有一些東西不太方便寫在書面上。” “我猜,或許是一種多管火箭炮?” 常浩南看著正在讀條的windows系統,說出了自己之前的猜測。 這個年代的電腦都比較人性化,會給使用者留出充足的交流時間。 這讓芮曉亭第一次表露出了些許驚訝: “沒錯,看來常主任對於多體動力學領域也有涉獵?” “算是吧,從數值計算的角度來看,和我之前研究的問題有一些相通性,當然真要說起來,肯定是不如你們這些領域內專家的。” 確認了自己猜測的常浩南今天也沒有喧賓奪主的準備,他只是想驗證一下自己這個軟體在面對真實問題時候所表現出的效率。 “您有了解就好,把我最需要費口舌的地方給省掉了。” 芮曉亭說到這裡時輕嘆了口氣: “很多人一聽說是研究炮兵裝備的,就覺得技術含量不高,搞得我們拿到的經費少不說,科研方面的優先順序也排不到前頭去。” “說實話,這次發申請函之前,我都沒指望能很快收到回應,結果第二天就接到總裝備部的電話,讓我們馬上飛京城跟您見面。” 兩輩子都是搞航空出身的常浩南倒是沒怎麼有過這樣的經歷,實在不太好感同身受,只好稍稍調轉了一下話題的方向: “火箭炮麼,跟一般的炮兵裝備還是不太一樣的,技術難度大,尤其是遠端火箭炮,設計難度恐怕不比一般的戰術導彈低。”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