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曹剛純說到這裡的時候,常浩南也恰好翻閱到了從鄂省報上來的具體事件反饋。 這種事情,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誰在後面搞鬼。 雖然沒有證據,但也不需要證據。 無論世界的哪個地方,每當有什麼壞事發生,大家潛意識裡第一個想到的總會是同一個國家。 那問題出在誰身上就已經很明顯了。 總不可能錯的是全世界吧? 再說了,還有銀河號事件在前面擺著呢。 “我們今年在波音麥道併購這件事情上,讓美國人吃了這麼大一個虧,他們現在氣不過,使些陰招報復回來,倒也不讓人意外。” 坐在旁邊的丁高恆雖然說的話裡面帶著不屑,但語氣確是相當凝重。 畢竟以華夏目前的綜合國力來講,在太空領域這種要瘋狂燒錢的地方,短時間內確實很難有什麼大作為。 遠端通訊方面的短板還可以用其它方式彌補,但導航定位這塊確實離不開衛星。 儘管自主開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已經立項,但預計要到新世紀才能建成。 並且只有三顆衛星組成的星座本身也帶著極為濃厚的試驗意味。 至於通訊衛星群,那需要的投入就更加誇張了…… 總之眼下似乎也拿不出什麼反制措施。 心裡也很清楚這一切的曹剛純只好嘆了口氣: “唉……這筆賬還是要記下來,現在不算,以後早晚要算!” “這個麼……” 常浩南把手裡的報告放在旁邊的桌子上: “雖然我們確實不可能在幾年內搞出來美國衛星服務的全面替代品,但如果只是想要給對方一個對等威脅的話,那應該還是有指望的。” 丁高恆早就已經習慣了,只是目光中帶著些許好奇地看過來。 在開啟思路這方面,常浩南同志一直都是比較有一手的。 但剛剛從副總參謀長位置上調任過來的曹剛純對於這種情況就還比較陌生,當即坐直了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體: “難道還有什麼可以不用衛星,就代替gps的辦法?” 蘇聯解體之後,儘管俄羅斯還是在1993-1995年間建成了24顆衛星組成的格洛納斯系統,但由於衛星壽命較短加上缺乏維護,到90年代後期這會,已經有衛星開始到壽,逐漸很難維持全球範圍內的導航服務。 更重要的是,因為商業化模式的欠缺,他們在獨聯體以外並不提供民用業務。 而目前國內對於衛星定位系統的應用,多數都是民用需求。 所以gps現在完全是壟斷業務。 “要想代替gps還是有點困難……” 常浩南迴答道: “我的意思是說,既然他們可以在衛星訊號上動手腳,那我們也可以。” 心裡有些沒底的曹剛純下意識看向旁邊的丁高恆,卻發現後者正坐在沙發上,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這下反倒顯得他剛才有點一驚一乍了。 於是曹剛純深吸一口氣,重新靠回了靠背上,讓自己顯得跟平常差不多: “可我們又不像美國人一樣能控制gps衛星的執行情況,怎麼動手腳?” 過了大概半秒鐘,又用不太確定的語氣猜測道: “我倒是聽說,一臺電腦只要接入網際網路,就有可能被別人控制,難道你要用這種辦法?” 畢竟是總裝備部的領導,眼下軍隊已經開始了與外界網際網路物理隔絕的內網建設,所以對這方面多少還是懂一點的。 只不過跟常浩南的實際想法風馬牛不相及就是了。 “那倒不是。” 聽到這樣離譜的猜測,常浩南趕緊擺了擺手: “就算能入侵到nasa的網路,恐怕也做不到越過對方的許可權直接控制衛星的程度,再不濟他們也可以斷網嘛……我說的是另外的方法。” “gps定位的工作方式是由衛星向一個區域內傳送無差別的廣播,地面終端完全被動,接收到衛星訊號之後再由終端本身進行座標解算。” “這樣的優勢是定位終端無需傳送任何訊號,可以保證無線電靜默,不用擔心在定位過程中暴露目標,也無需過多依賴地面站,但畢竟是單向通訊不存在詢問訊號的問題,而且終端本身的效能和魯棒性很差,所以在抗干擾和抗欺騙能力方面存在先天的短板。” 這一次,剛剛一直沒什麼反應的丁高恆幾乎是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他畢竟是搞航天出身的,甚至正好還是導航系統專家。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給定位終端傳送跟gps衛星相同頻段的訊號,從而干擾它的資訊解算,最後生成一個錯誤的位置資料?” 常浩南點頭: “沒錯,從理論上說,這個原理類似於轉發式干擾,只是省去了干擾機接收並破解訊號的步驟,本質上應該和我們之前給殲轟電7開發的那個干擾吊艙差不多,但因為gps終端在效能上相比戰鬥機的雷達終端要弱一些,而且還不涉及捷變頻的問題,所以難度要小得多。”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