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來的時間線上,北疆航空也確實組建過一個螺旋槳支線客機機隊,只不過用的是atr42。 主要原始設計的新舟60確實是一架找不出優點的飛機,而且真正投入運營都已經是21世紀了,最後連口湯都沒喝上。 不過重點並不是這8架飛機的訂單,而是義大利人伸出來的橄欖枝。 這對於華夏民航工業來說很有可能是個巨大的機會。 “阿古斯塔公司?”常浩南一愣:“他們不是……直升機……” “過去確實是這樣,但從他們開出來的條件上看,誠意很足,不像是有什麼貓膩。” 易元和、劉洪波和常浩南三人走在停機坪附近,夕陽把三個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總公司那邊經過分析,認為可能是他們想要藉此進入華夏市場吧,他們的產品效能相比歐洲直升機公司甚至還要好一點,就是成本麼,嘖嘖……” “成本問題也未必就不能解決。”走在另一邊的劉洪波一邊整理著身上的衣服一邊說道: “畢竟他們是直接和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那邊在談,如果能有一條產線的話……” “如果是這樣的話……” “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建議進一步加快新舟60的試飛進度,最好能趕上參加明年年中舉辦的巴黎航展。” 聽完之後,易元和和劉洪波幾乎同步露出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 隨後一直運營在芬梅卡尼卡集團旗下。 想到這裡,常浩南好像找到了一些頭緒。 “或許應該跟總公司方面彙報一下,盡力促成這次國際合作?” “其它方面?” “嗯……”常浩南低頭思索了一瞬間:“算是吧,主要還是在分析他們想要什麼。” ~ 沒得選。 常浩南作為外人自然不可能直接幫易元和做出什麼決定,但他非常清楚應該怎樣給對方施加影響。 義大利這邊的參與方是阿萊尼亞宇航公司。 易元和低頭踱著步子,一隻手不斷摩挲著自己的下巴。 也是芬梅卡尼卡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之一。 “在華夏和義大利分別建設一條總裝線,除了各自負責的核心零部件之外,都是分別在各自國內生產。” “沒錯,不過新舟60的整體設計已經基本定型了,所以他們只是在飛機制造工藝和航材方面提供一些幫助,而且還會注入一筆研發資金,這也是總公司方面比較看中的部分。”易元和點了點頭。 “華夏航空工業眼下就這麼點絕活,梁總他們緊捂著還來不及呢,除非那邊也能拿出什麼對等的技術來分享。” “考慮到瑞典那邊的薩博2000因為成本和跑道要求的問題競爭能力很弱,也就是說在這個細分領域內,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無論選擇哪種型號,都逃不開讓義大利人掙錢。” 新舟60是一架40-60座級別的螺旋槳支線客機,這個細分市場眼下的規模還不算大,因此其中的玩家很少。 實際上,之所以選擇40-60座級別的支線飛機作為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起點,跟什麼市場評估使用者調研都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因為在90年代初這會,國內能實現自主生產的客機只有仿製安24的運7一種。 “你的意思是,對方很看好這個細分市場在未來的發展?”易元和臉上的表情逐漸從驚訝轉為欣喜。 “不不不,不是直升機,也不是華夏國內的市場。”常浩南搖搖頭: “沒錯,尤其是東南亞和南美這些陸路交通不便,通航距離又比較短的地區,此外還有一些多山的歐洲國家應該也會考慮。” “這方面你不必擔心,別說他們根本沒提這種要求,就算提了,咱們也不可能同意。”易元和輕笑著擺了擺手: “芬梅卡尼卡集團可以算是義大利的國企,而它旗下的兩個核心公司一個跟法國合作開發atr42,另一個跟咱們合作開發新舟60。” “野心?你是指我們國內的直升機市場?”劉洪波還在考慮直升機的事情。 1996年這會,這家公司應該正在考慮跟英國的韋斯特蘭公司合併的事情,也正是這次合併,把該公司的產品字首從“a”變成了“aw”。 這個想法倒是跟當初的常浩南不謀而合。 “……” 沒辦法,這功夫華夏的經濟只能算是剛剛進入上升期,說得好聽點叫做進步空間很大,所以像新舟60這種優先順序不高的專案,經費都是相當緊巴巴的。 代表型號諸如aw109和aw139,是未來華夏警用直升機序列中的絕對主力。 這是他在思考問題時的習慣性動作。 易元和聽到這個問題也是一愣,隨即猜到了對方話裡的意思:“你是擔心你在機翼上面的技術被偷師過去吧?” “而且,atr42的總裝工作是在法國圖盧茲完成的,並沒有給義大利國內提供太多的就業機會,對意國內的產業發展幫助也有限。”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