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常浩南一行人就住在了科工辦安排的一間招待所。 並沒有需要多開一間房。 因為洪坤和朱雅丹都表示他們可以住一間,因為任務期間晚上會輪流休息。 常浩南的房間在最裡面,這樣任何人要過去都必須經過其它兩間房的門口。 他覺得這樣似乎有點過於敏感,而且休息不好也有可能影響明天白天的任務。 不過洪坤卻表示他們經過訓練已經習慣這種休息方式,而且安保工作沒有最小心只有更小心。 考慮到丁高恆安排的安全工作負責人是洪坤,所以在這種事情上常浩南不準備多說什麼。 人家也都是為了他好。 好在一個晚上過去,什麼都沒有發生。 第二天,常浩南按照原來的計劃,帶著一行八個人正式前往了江城重型機床廠。 帶隊迎接的自然是江重的副廠長,叫林旭。 這個年頭,國企的管理模式已經改成了廠長負責制,但江重的廠長前兩年因為業績問題引咎辭職,新任廠長的人選則一直沒下正式檔案,因此他就算是江重的一把手了。 “林廠長,你好。” “常總您好,我們昨天中午才接到通知,說有京城來的技術專家要到我們廠考察,時間倉促,實在是招待不周。” 林旭走上來握了握手,然後一臉不好意思的表示, “所以橫幅標語這些,一是來不及準備,二麼,您可能不知道,咱們廠現在的收支情況不樂觀,也確實是拿不出太多空餘資金。” 這話差點把跟在後面,本來只是單純作為司機的秦學明cpu給乾燒了。 他在體制內摸爬滾打了20年,從未見過這種玩法。 過去科工辦下面還有企業的時候,他也跟著去視察過。 那些廠長書記的,無論企業狀況有多差,都恨不得把家底掏出來搞好面子工程。 結果這位林旭廠長,面對上級指定的調研人員,第一句話是“咱們廠現在收支情況不樂觀”? 真有這麼實誠的人? 還想不想在體制內混下去了? 然而常浩南的反應倒是很平常: “沒關係,我本來也不是搞什麼指示的,只不過航空工業口那邊有個專案,需要一臺15米以上級別的超重型數控立式銑車床,我聽說國內目前只有貴廠有在產的型號,所以就過來看看。” 其實在昨天到江城的飛機上,他也想過會不會遇到諸如什麼本地廠長看不起上級派來的技術人員妄圖以次充好糊弄了事,結果被自己當場戳穿並小裝一逼,最終在他的指導下帶領整個廠實現扭虧為盈一路起飛的劇情。 但思索再三之後覺得可能性不大。 一來之前拿五四獎章的時候,他的一部分事蹟都是公開出去的。 雖然沒有實際情況那麼嚇人,但至少也說明肯定是個理工科出身。 二來畢竟某專案總工的名頭掛著,再怎麼年輕也是能唬住人的。 當然,這樣一個廠長期虧損,對方肯定是要在什麼地方糊弄一下。 但不會是那樣生硬的辦法。 今天和林旭見面之後,發現自己的猜測果然不錯。 對方表現出的坦誠令人震驚。 “不管怎麼說,既然常總您都來了,我總要帶您參觀一下咱們江重,雖然眼下是有一些困難,但我們也在想盡各種辦法克服。” 林旭說著把常浩南一行人帶到了離廠區門口最近的一棟建築門口: “就從我們廠的廠史館開始吧。” …… 常浩南並沒有出言打斷林旭安排的路線,他想看看對方到底準備玩點什麼。 但後者也沒有什麼拖延時間的打算,在流利地介紹過江重的歷史之後,就直接把常浩南他們帶進了生產區域。 江重雖然名字叫做“江城重型機床廠”,但其實業務範圍早就已經不侷限於造機床了,所以相關裝置極為繁雜,如果不是他之前在112廠和410廠呆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甚至還特地跟410廠的技術部長鍾世宏學習過一段時間,恐怕真走進來,也是突出一個眼花繚亂。 “我看常總是搞研究出身,以前來過咱們這種傳統行業的工廠麼?” 在換衣區的時候,林旭似是無意地問了一句。 “沒來過規模這麼大的。” 常浩南給出了一個語焉不詳的回答。 “這裡是機床的總裝車間。” 穿上工裝戴好安全帽之後,眾人來到了第一個車間。 讓常浩南有點意外的是,這裡面並沒有他想象中那種一片混亂甚至顯出破敗的場面。 儘管以一個重生者的角度來看,這座車間的佈置還存在諸如原料區和半成品區分類不夠清晰、物流線交叉嚴重、物料搬運距離過長且存在路線重複等問題,但就一座90年代中期的工廠來說,這不算是什麼值得指摘的事情。 唯一的問題是,在這裡工作的工人數量有點少,導致整個車間冷冷清清的。 “您想要購買的超重型數控立式銑車床,我們廠對應的型號是ckx-1,16米級別,過去曾經給桂省和湘省電力部門製造過兩臺,我們手頭有一臺客戶違約棄單的半成品,現在訂貨的話,最快明年上半年可以交貨。”小主,這個章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