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7章 江城重型機床廠

“不瞞懷主任您說,確實需要組織上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專案關鍵時刻,常浩南自然不會客氣, “人力和經費什麼的都是必要條件,我就不額外提了。除此之外,首先是要把模鍛壓機的研發和生產任務具體安排給一家企業,而且必須是一家可靠的、有戰鬥力的企業,這樣一方面是好立項,另一方面,裝置完工之後也能快速投產。” 也就是他才敢用這種方式提要求。 一方面是科工委對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常浩南對自己利用經費和推進專案的效率有信心。 果然,懷國莫只是點點頭,然後掏出筆記本和鋼筆記錄了下來。 之後,才抬起頭說道: “掛靠到一個研究所或者企業下面倒是沒問題,但是小常啊,我得跟你交個底,咱們科工委旗下沒有太多關於機床研發的技術力量,而且還全都分散在各個集團下面,大多數都只能處理一些機床應用和維修之類的小事情,對於模鍛壓機這種重型裝備恐怕不會太熟悉。” “其中力量相對比較強的只有兵器工業總公司,他們下屬有一家江城重型機床廠,是當年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專案之一,到現在生產了大概5000臺各種加工裝備,過去還向友好國家出口過不少,勉強算是有點底子……” 常浩南對於鄂省那邊的情況瞭解不多,只是在重生之前,依稀記得這家江重在船舶製造和風電領域都佔據著相當不錯的市場份額,因此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 “只要有相關的生產經驗就好,研發方面的話,肯定還是由我和青華大學的同志們擔綱,而且這個模鍛壓機畢竟不是從零開始,我們要做的主要是攻克最後幾個關鍵技術難題,以及對總體設計做進一步最佳化,剩下的大頭,反而是工程上的。” 但是懷國莫的表情卻並沒有變得輕鬆起來: “小常,你也不要過於樂觀,從93年開始,因為市場競爭機制發生變化,江重就開始連年虧損,到現在,廠子的情況相當嚴峻了,具體的情況可能要去問兵器工業那邊,但是光去年一年,他們就虧損了將近兩千萬人民幣,兩千萬啊……” “嘶……” 聽到這種情況,常浩南也是有些撓頭。 兩千萬這個數字,說多其實不算多。 尤其對於從航空業出身的他來說更是這樣。 畢竟剛才還提到過的圓環工程,光是第一架飛機的預付款就有3.5億美元,112廠造一架殲8c戰鬥機,哪怕調撥價也得將近這個數。 但是就一家二級企業來說,這個數也著實不少。 畢竟據之前盧育英所說,包括611所和132廠在內的10家研究所和製造廠,總共也就給殲7f型號的開發籌集了4000多萬人民幣的經費。 江重一年就虧進去一半,著實不是什麼好現象。 另外,作為一家曾經有過崢嶸歲月的大企業,這種虧損更重要的還不在錢上。 而是說明廠子內部存在問題。 重型模鍛壓機這種大國重器,屬於在生產和後續的製造過程中絕對不能出半點差錯的。 所以肯定不是隨便找個規模足夠的廠丟過去就完事了。 想要阻止華夏關於機械製造業的統籌規劃部門被瓦解,最直接的辦法自然是證明“機械製造業屬於夕陽產業”是個偽命題。 儘管機械工業部和冶金工業部被撤銷存在一些外部因素,但要是能跟二十多年後一樣,工業製造業每年實現幾萬億的營收,那根本就不會存在這種想法。 不過這個坑實在是太大了,饒是常浩南開了掛,在短時間內也根本不可能填上。 要知道,在他重生過來之前的1996年第一季度,全部國有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都是處於淨虧損狀態的。 光提升幾個廠幾家企業的效益根本扭轉不過來這個趨勢。 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證明“高階機械製造業不是夕陽產業”。 考慮到時間有限,這個重型模鍛壓機基本上就是唯一的翻盤點。 思索片刻之後,常浩南再次開口: “懷主任,我想我需要更詳細地瞭解一下江重目前的現狀。” “這個好說,我讓兵器工業總公司儘快遞交一份報告上來,應該用不了幾天時間。” 這種要求對於懷國莫來說根本不算個事,因此當即答應了下來。 但常浩南卻搖了搖頭: “不是,看報告雖然能掌握江重的一些基本資訊,但還是不夠直觀。” “我是在想,能不能親自去江城那邊看一看廠裡面的具體情況。”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這是偉人提出的著名論斷。 而調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親眼去看看。 實際上,以江重目前的情況而言,常浩南不用問也知道,從江城市到鄂省,再到兵器總公司乃至國防科工委,絕對都是去現場看過的。 但是這些部門的領導目標太大,一舉一動都幾乎處在萬眾矚目之中,恐怕行程剛一安排下去,廠裡面就會提前知道。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