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心中不太理解常浩南為什麼對430廠的國產斯貝這麼上心,但鍾世宏並沒有多問。 他知道自己應該無條件支援技術總顧問的一切決定。 至少在不嚴重影響410廠利益的前提下是這樣。 因此當天晚上,二人和430廠派來的幾名技術骨幹在一間小會議室裡面見了面。 張振華把帶來的一些技術資料鋪開在了會議桌上。 “常總顧問,鍾主任,我們廠現在正在進行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上級的部署,爭取對過去引進的斯貝mk202發動機進行國產化,這個型號目前計劃命名為渦扇9‘秦嶺’。” “目前海軍和空軍航空兵對於殲轟7的作戰能力和價效比都很認可,希望能夠裝備更多這種型號的飛機,所以未來渦扇9的裝備數量應該會很多。” “……” 他花了幾分鐘時間,簡單介紹了一下渦扇9專案的情況。 當然這個環節主要是為了常浩南。 畢竟他今年才20出頭,照常理來說應該不會對70年代末的事情瞭解太多。 而常浩南也樂得花些時間聽完,否則他還真不好解釋自己關於渦扇9的那些瞭解是從哪來的。 況且裡面有一些秘史級別的事情,他之前確實也不知道。 總之,張振華的想法是,直接購買裝置也好、以投資方式搞合作研發也好,先把斯貝mk202給原樣仿造出來,解決殲轟7那邊的燃眉之急,然後如果常浩南還有額外的精力,那最好可以像是對待渦噴14一樣,給渦扇9來個脫胎換骨的改進。 “嗯……” 常浩南看著桌上有關斯貝的資料,並沒有馬上給出肯定的答覆,而是摸著下巴思索了一會。 這片刻的猶豫讓坐在對面的張振華剛剛放鬆下來些許的心情又緊張了起來。 好在他下午特地研究過這位總顧問同志之前的經歷,發現後者參與過一系列自主航空工業標準的制定,看上去應該對於自力更生有著很強的執念和堅持。 而這種人對於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論調往往是最看不下去的。 於是他咬了咬牙又繼續說道: “現在也有不少人的意見是,直接找羅羅公司再買上幾百臺斯貝發動機給殲轟7用,但我們還是覺得,把這種影響到國防安全的核心裝備寄託在向國外,尤其還是向西方國家採購上面,多少有些不太靠譜。” 常浩南當然知道對方這是在拿話激自己,當即擺了擺手: “你們放心,我肯定會支援把渦扇9繼續推下去的。” “但是具體操作麼,和你想恐怕的還是有些區別。” 張振華覺得自己需要常備一些速效救心丸。 “您的意思是……” 常浩南稍稍組織了一下語言: “無論70年代那時候的爭論誰對誰錯,從現在的角度看,斯貝mk202的技術確實已經落後了。” “除了軍推耗油量和紙面最大推力這兩個指標以外,斯貝的效能甚至比不上定型狀態的渦噴14a。”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升級潛力也已經被榨得差不多了,環管燃燒室和過大的涵道比,都從根本上限制了它在戰鬥機上的發揮。” “所以,這個型號目前的唯一用途,就是裝備在殲轟7這一個型號上面。” 聽過這段話之後,張振華頗為無奈地點了點頭。 儘管不願意承認,但常浩南說的全都是事實。 斯貝的設計實在是太古老了,並且即便是在剛剛引進的那個年代,單論效能也非常一般。 它在中高空狀態下的推力甚至還不如渦噴7。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裝備了渦扇發動機的英國版鬼怪——f4k戰鬥機,綜合效能反而不如裝備j79渦噴發動機的美國版後期型鬼怪。 擱在20年前,還能說斯貝的設計理念至少先進,但現在,尤其是渦噴14出現之後,情況也已經發生了變化。 此時常浩南卻話鋒一轉,來了個先抑後揚: “但你剛剛說的沒錯,國產化斯貝,或者說渦扇9,對於殲轟7而言,又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我希望用一種資源利用率更高的方式,來幫助伱們把渦扇9給搞出來,並且還能進行後續升級。” 雖然眼下還沒有這個概念,但張振華覺得自己應該是被pua了,並且還有證據。 不過他沒有別的選擇。 “您說說看吧。” 見到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常浩南便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 “我希望能利用渦扇9這個專案,來進行一些生產製造技術的驗證。” “技術驗證?” 這個說法讓張振華露出了有些困惑的表情, “無論秦嶺還是崑崙,都無法滿足第三代戰鬥機的需要,所以研發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專案,必須要儘快提上議事日程。” 常浩南站起身,一邊緩緩踱著步子一邊給出瞭解釋。 不單是給張振華,也是給鍾世宏。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