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當常浩南送走央視的攝製組,並重新回到會議室裡面的時候,圍在孫惠中周圍的人群也基本上已經散掉了。 只有姚夢娜和另外一名來自結構強度所的工程師還在和他交流,只不過主題也已經變成了飛機設計,跟軟體的情況不再有關。 總的來說,從孫惠中使用過後反應的情況看,這個軟體的完成度已經相當不低,只不過還需要再把ui介面和選單欄的設計搞得更人性化一些,並且提供更加詳細的教學。 他甚至表示如果軟體自帶的教程不方便做到太大,那麼可以專門出一本詳細的技術手冊另行銷售,搞個一魚兩吃。 對於這個連電腦遊戲都會附帶紙質攻略書(很多時候是防盜版手段)的年代而言,孫惠中的思路其實不算離譜。 很多軟體都是這樣賺兩份錢的。 不過常浩南的思路還是更加先進一些,他賣的產品價格裡面本來就已經包含了服務,況且軟體剛發售的階段仍然要以推廣使用者範圍為主,因此最終還是決定隨正版軟體附贈一份光碟版的使用教程。 有沒有用另說,至少得把姿態給做足了。 隨後,常浩南又把各個模組的負責人叫在一起,根據孫惠中剛剛的反饋,讓他們對軟體前端再進行一次總體修改,並準備進行預封裝。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麼這次修改結束之後,就將會發布第一個v0.1.0公開測試版。 不過,由於這功夫的網際網路普及率以及質量都有限,無法做到實時線上更新,因此就算是測試版,他也必須保證軟體具備基本的穩定性和可用功能,不可能像後世某些公司一樣,先發個穩定性極差的版本把錢撈到,然後再慢慢透過更新補丁的方式修復bug。 並且,目前提交參與公開測試申請的企業和機構數量已經破百,遠遠超過了常浩南一開始的預期,他們還需要再集中製作一批安裝光碟以及啟用碼。 總之,可能還需要大概五到七天的時間。 只不過這部分工作需要常浩南親自負責的部分就已經不多了。 “常總,說起來,我們這個軟體,好像還沒有個正式的名字?” 任務都分配下去之後,有人突然提出來了這樣一個問題。 “是啊常總,軟體名字還是您來起吧。” “還有軟體的logo,也是得讓常總決定。” 其他人很快附和起來。 “這個麼……” 常浩南之前就思考過這個問題: “我想,我們未來的公司,應該會成為華夏在工業和商用軟體這個領域的開拓者和引路人,從這個角度上,我覺得名字可以叫做‘火炬’集團,這樣的話,作為公司運營的第一款軟體,圖示和logo都可以做成一支火炬的樣子。” “至於軟體的名字,我們最主要的賣點在於可以同時處理多物理場的模擬計算,並且平行進行多學科範圍的最佳化,所以為了讓人直觀感受到這個優勢。” 常浩南說到這裡,從旁邊拿起半根粉筆,走到剛剛孫惠中用過的黑板旁邊,在上面刷刷寫下幾個大字: “不如就叫做‘火炬’多場模擬器。” 然後又在下面添了一行英文: “對應的英文名字就是,torchmultiphysics。” 兩個名字,以及logo的設計提議都毫無疑問地獲得了一致贊同。 反正最後只要能把公司做起來,自然會有人把名字的含義給你解釋出花來,哪怕名字是完全拍腦袋想的也一樣。 就比如“byd=buildyourdream”。 而且,雖然聽上去好像不太夠霸氣,但如果仔細想想的話,似乎“google”、“microsoft”、“ansys”之類同行的名字也就是那個德行。 因此眾人很快也就接受了這個設定,起身準備回去忙自己的了。 只有前端設計的負責人詢問常浩南是否需要專門找個人設計logo。 後者想了想表示沒必要花這個錢,然後自己從旁邊找了張紙,畫了一個有點抽象的版本上去。 好在也不算難看。 隨後又在下面畫了個“火炬”的藝術字。 畢竟在一些場合,還是需要展示公司名字的。 雖然常浩南的繪畫天賦有限,但logo設計這種東西主要也是看一個思路,後面肯定會找人轉成png圖片的格式,那就不需要他來操心了。 …… 在送走了負責軟體開發的一群人之後,常浩南找上了因為剛剛高強度回答問題而有些冒汗的孫惠中。 “孫工,接下來什麼打算?” 高階教練機的基本設計已經完成,按照正常的流程,接下來應該是吹風洞、細節最佳化然後準備原型機生產。 但現在高教機的立項還沒有正式透過,貴航畢竟沒有蓉城或者盛京兩邊那麼有錢,本身的硬體條件也很差,很難靠自籌資金的方式走完這些流程。 “我還是準備先和小林一起回黔省那邊,雖然目前還沒有撥下來的經費,但可以讓雲馬廠先按照設計要求把生產能力給提起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