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要留在京航。” 常浩南再次重複了一遍自己的選擇。 “出國當然有出國的好處,但我作為一個華夏人,在國外不可能接觸到什麼核心的專案,能夠獲得的經驗有限,並且我之前也一直在圖書館裡看一些歐美的專業期刊和書籍,說實話,我並沒有認為我們之間的差距大到有什麼東西必須到國外去學,在國內就學不會的。” 杜義山盯著一臉堅決的常浩南看了大概半分鐘時間。 “那麼,歡迎你加入我的課題組。” 在聽到這句話之後,常浩南終於面露喜色:“謝謝杜院士。” “還叫杜院士?” “謝謝杜老師!” 一老一少相對而坐,在午後的陽光下組成一副和諧的畫面,彷彿兩代華夏航空人的傳承一般。 然而旁邊已經心碎的劉洪波教授哪看得下去這個,在聽到常浩南說自己不出國,心裡的大石頭落了地之後,就隨便找了個理由溜了。 雖然目前還只是在辦公室達成的口頭協定,但杜義山這種位置的人又不可能放常浩南的鴿子,因此後者直博的事情基本可以算是板上釘釘了。 能收穫這樣一個有天賦的學生,杜義山的心情明顯非常不錯:“小常啊,你有沒有想過,把這個一體化設計方法寫成論文發表出去?” 哪怕是跟涉密專案有關的研究,有相當一部分在脫密之後都還是可以發論文的,更不用說這種甚至跟具體專案沒關係的內容了。 就像很多專利作者都會在公開檔案中把部分關鍵步驟隱去或者故意寫成錯的一樣,工程領域的論文作者也並不總是那麼老實,有時會使用一些手段,以便在對關鍵內容保密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業內交流。 這裡面的道理常浩南自然懂,但他還是得裝出一副不太懂的樣子來。 “我個人當然想過,但這裡面的內容,畢竟涉及到現役裝備……” “呵呵,你腦子裡能有這根弦,很不錯。”杜義山今天下午露出笑容的次數比他過去一星期都多,顯然眼前這個學生讓他非常滿意。 “不過一來你這個研究本身不涉密,只是個方法論性質的東西,而且還可以參考脫密流程,把涉及到具體資料的內容隱去一些,二來我看了你的設計說明,重點在模擬程式上,這個又不用公開見刊,如果有我們系統內部的人對這個感興趣,自然會來和你聯絡。” “那這樣的話,我再回去修改一下,調整成論文的格式。”常浩南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倒不是說他非得要這篇論文幹什麼,而是從一開始,常浩南的想法就是要把系統教給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擴散出去。 以他現在一個本科生的身份,最好的辦法還真就是發論文。 還是那個問題,工程研究不涉及具體專案就永遠是空中樓閣。 成功的專案經驗永遠比單有一篇論文更加可信。 但常浩南又總不能直接跟院士說,我知道611所正在準備一個類似的殲7改進型設計,您幫我聯絡一下。 先不說杜義山是什麼反應,611所自己這會都還未必清楚要怎麼改呢。 “去吧,記得改完給我看一下。”杜義山把桌上的設計說明遞給常浩南:“這件事情要動作快一些,如果能在下個學期開始之前錄用的話,對你有好處。” 從杜義山的角度看來,現在已經臨近大三下的期末,如果論文能在這個學期結束之前發表,那對後面的免試研究生面試,以及本學年的獎學金評比都會有很大幫助。 他當然可以越過學院層面強行把人要走,但常浩南本身的成績就不錯,完全沒必要做這種壞規矩的事情。 杜義山甚至在想是不是要在論文最後加一個自己的名字。 作為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學者,他的名字至少可以讓那些編輯認真地去看論文內容而不是直接丟掉。 至於論文的質量…… 根本無需擔心。 常浩南站起身,雙手接過那份設計說明:“那我就不打擾杜老師了,等到改完之後再拿過來給您看。” 離開辦公室之後,常浩南特地看了一下系統,發現自己的科研點數已經恢復到了6點。 系統是根據科研成果產生的影響上限給予科研點數的。 他的這個設計方案目前產生的實際影響力還很有限,所以才只獲得了5個科研點數,要不是看到設計說明的人裡面有杜義山,恐怕這個數字還要更低。 但如果以後這個成果又產生了更大的影響,那麼就會有新的點數進賬。 相應地,如果一個成果問世的時候就產生了轟動效應,那他就可以一次獲得大量點數,但日後想再透過同一個成果獲得點數就比較難了。 因此,雖然和杜義山的出發點不同,但常浩南也希望自己的論文能儘快發表。 另外他在【管理水平】方面也獲得了可憐的5點經驗…… 畢竟只是帶著三個本科生做大作業而已。 【工程經驗】獲得了20點。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