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邊,在答應了杜義山的請求之後,603所周永航那邊的動作也很快,只用了不到十天時間就把“大展弦比平直翼的顫振模擬與主動控制”作為先進技術成果給申報了上去。 而常浩南的名字赫然位列完成人中的第一位。 這個宣傳效果自然不必多說。 因此在從601所返回京城之後,杜義山幾乎是馬不停蹄地找到了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的董事長,梁卓平。 “杜老?” 梁卓平看到門口的杜義山時愣了一下,連忙起身迎接: “我剛剛還在看603所提交上來的這份先進技術成果呢,您這次可以說是為咱們華夏航空工業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誒,別拍馬屁。” 杜義山朝著梁卓平擺擺手,自顧自地坐到了旁邊的沙發上: “那個完成人名單你應該也看了,我就是作為專案管理人在最後加了個名字。 這個成果啊,都是學生做出來的,我這把年紀的老骨頭,也沒必要再去跟年輕人搶什麼風頭咯。” 梁卓平何許人也,聽到杜義山的回答之後面不改色地繼續道: “可不能這麼說,杜老,那完成專案的人才不也是您培養出來的?這也是您的功勞啊。” 說話間的功夫,他又從旁邊拿過暖壺和茶罐,給剛剛坐定的杜義山泡了杯茶。 經過剛才幾輪對話,梁卓平已經大概猜出來了杜義山此行前來的目的,恐怕是跟對方的學生有關。 這讓他不由得鬆了口氣。 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過去給航空工業做配套的工廠都改制成了民營企業。 但經營這些企業的卻還是以前的那些人。 這些企業為了能拿到航空工業的訂單簡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經常會有人來找梁卓平,問他能不能指定某某企業作為供貨商。 以他的地位而言,其中大部分人倒是形成不了什麼壓力。 但如果杜義山也來搞這一套的話,那確實還是有點麻煩。 “名字排第一的那個叫常浩南的學生,是剛剛才加入我們課題組的,所以你非要說是我培養了人才,那我這老臉多少也有點臊得慌。” 杜義山決定不再繼續跟梁卓平兜圈子: “卓平啊,你猜他花了多長時間做完了603所的那個課題?” “既然杜老這麼問,那答案想必應該很短才是。” 梁卓平坐回到自己的辦公椅上,靠在椅背上思索了片刻: “一個月?” “太長了。”杜義山笑著搖搖頭。 “一個月還長?”梁卓平眉毛一挑,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他過去也是工程師出身,只是後來才轉到了管理崗,因此對於這些技術問題,哪怕並不精通但也多少有些瞭解。 根據603所提交上來的材料,這個成果在飛機設計端的實現並不複雜,但原理非常精巧,並且還涉及到大量基礎數學理論和計算機模擬方面的應用,開發過程的工作量必定不小。 所以一個月其實已經是他自認為非常誇張的估計了。 “那……半個月?” 杜義山還是搖頭。 “總不能是一週?” 梁卓平已經有些繃不住了,這個答案連他自己都覺得荒謬。 一週時間,哪怕不眠不休也才168個小時而已,除非整個開發過程完全不走彎路,否則想都不敢想。 “一天。”杜義山伸出一根手指:“他加入我們課題組的第一天,就梳理出來了把非線性顫振模擬和主動顫振控制的理論。” 如果這個答案是從其它什麼人口中說出來的,梁卓平的第一反應大概是直接把對方趕出去。 只有江湖騙子才敢如此口出狂言。 但這畢竟是杜義山。 腦子中的理智告訴梁卓平,這件事情絕對不可能是真的,但情感卻同時告訴他,杜義山身為資深院士,不可能閒得沒事來找他的樂子。 大腦飛速運轉了幾分鐘後,梁卓平終於勉強找到了一個理智和情感都能認可的答案: “會不會……是他其實早就對此有所研究,只是在進組第一天把這個成果當做禮物送給您了?” 結果杜義山直接否決: “不可能,運7-200a,哦,現在應該叫新舟60了,雖然不是涉密專案,但他進組之前不過是個還在上課的大三本科生,根本不可能接觸到相關資料。” “大三本科生?” 只聽噹啷一聲,梁卓平手中的杯蓋直接掉在了桌子上。 另一隻手裡端著的杯子雖然沒有掉,但裡面的水也灑出來不少,溼透了他身上的襯衫。 自從收了常浩南做學生之後,杜義山見到的所有人,在聽到對方身份的時候幾乎都是一樣的表現。 所以他對梁卓平的表現已經見怪不怪了。 “沒錯,這是他接觸到的第一個專案,在此之前甚至沒有人跟他講過一個專案要如何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完全靠著自己,在一天時間裡解決了。” 杜義山把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看向了連襯衫上的水漬都沒想起來擦掉的梁卓平: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