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

“那……那咱們就沒機會了?” 燕文斌滿臉都是不甘心的表情。 不僅是因為他在這個專案上已經投入了不小的精力和成本,更因為他原本準備藉著這次常紅集團的訂單把自己貓頭鷹牌電機在業內的名聲給打出去。 “這個……倒也未必。”王洛勇搖了搖頭:“咱們常紅集團規模在這擺著,話語權還是有一些的,所以也不是沒有迴旋的餘地。” “如果燕叔你們貓頭鷹電機的產品能在效能和成本兩個方面都超過富士電機,那我們就有信心說服上面。” 這件事情說到底,還是因為透過延長投標截止日期給燕文斌創造機會這個手法玩的過於粗糙,所以被富士電機那邊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所在,然後抓住國產化率統計方式中的漏洞直接偷了家。 再加上常紅集團本來就不是完全佔理,所以說話也不敢太大聲。 但如果燕文斌的貓頭鷹電機能拿出比富士電機更有說服力的樣品,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至少從王洛勇和常紅集團的角度出發,他們就有了據理力爭的資本。 “可是……” 作為一個只上過初中的退伍軍人,燕文斌並不是太懂技術,但他上次全程參與了競標工作,心中對於自家產品跟富士電機之間的差距還是有一個大概的估計。 雖然他並不知道邊際效應這個名詞,但過去在部隊的經驗告訴他,訓練成績從不合格提升到合格很容易,但從合格提升到優秀就比較難,過了優秀這條線再想繼續精益求精,那就更是要下苦功夫了。 而富士電機拿出來的那個產品,顯然就是經過了精益求精之後的。 因此,儘管郝大剛對於那個對設計進行最佳化的大學生讚不絕口,但燕文斌實在難以相信,有人可以用不到一週時間就讓風扇的效能反超對方。 不過在他旁邊的郝大剛倒是顯得更有信心一些: “燕大哥,我覺得,咱們也未必就沒有機會,常小兄弟提供的設計文件我看了,說得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燕文斌聽罷也只好點點頭,對旁邊的王洛勇說道: “不管怎麼說,我們來都來了,還是先進行一下測試,看看結果再說吧。” “那燕叔,郝老弟,跟我來。” 王洛勇拎起旁邊裝著風扇的小木箱,帶著燕文斌和郝大剛二人一起走進了測試車間。 他雖然也很想在這件事情上幫忙,但現在確實也沒有什麼能做的了。 偽造測試資料這種事情,一方面他不屑於做,另一方面也根本沒有用,被發現是早晚的事情。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靠著這種手段提高國產化率,那麼和那個宏祥電機廠豈不是沒有區別? 無非造假的具體流程不同罷了。 帶著這樣遺憾又愧疚的心情,王洛勇把手中的木箱放在測試裝置旁邊,然後開啟了蓋子。 裡面整齊地疊放著6個風扇樣品。 “該說不說,你們這注塑工藝……進步不小啊?” 由於風扇是豎著放的,所以王洛勇第一眼並不能看到葉片樣式,但哪怕只是一打眼的功夫,王洛勇也能注意到製造工藝的提升。 “其實工藝本身沒什麼變化,一方面是我們的工人熟練度提高了,另一方面,做模具的廠家說,這個新葉型的製造難度本身就比較低。” 技術方面的事情,自然是郝大剛給出了回答。 王洛勇點了點頭,然後從裡面隨便抽出一個風扇,準備裝在風筒試驗檯的電機上面。 “豁!” 看到風扇葉片形狀的一剎那,他禁不住驚歎了一聲: “你們這個葉型確實有點新奇,我在常紅幹了這麼些年,還沒見過類似的設計。” 這句話裡面並沒有什麼讚美或者諷刺的意思,就是單純地感覺…… 很新鮮。 “這是我們在京航找了個學飛機設計的人做的,他可能在這方面有些不一樣的思路吧。” 對於王洛勇的反應,郝大剛並不意外,實際上他自己第一次看到這個葉型的時候,想法也跟對方差不多。 但是在看過一起提供的技術文件之後,他雖然並沒有完全理解,但至少相信了對方確實有自己完整的計算思路,而不是單純弄一個獵奇誇張的設計來博人眼球。 “學飛機的?” 在這個年代,航空航天領域還依然帶著那麼點不食人間煙火的調性在,因此把相關技術“下放”到一般民用領域的現象還並不常見,王洛勇對此感到驚訝也實屬正常。 “嗯,我有個遠房親戚家的孩子在京航唸書,他說他有個同學,挺厲害的。” 這次開口的是剛剛一直沉默的燕文斌。 幾人聊天的時候,王洛勇手上的動作一點都沒耽誤,此時已經開始對剛剛取出來的第一個風扇進行測試了。 燕文斌和郝大剛則站在他的身後,神情緊張地等待著測試結果。 …… 隨著一個個資料被記錄到座標紙上,這個新風扇的效能曲線逐漸成型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