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特別優待

在吳懿範的小聲解釋下,常浩南總算知道了對方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尤其農村或者小城市來的大學生,很多都是家裡,甚至是十里八村範圍內第一個考上大學的,所以有些時候根本想不到提前準備好一些校園生活的必需品。 前者正是盯上了這方面的商機。 在新生報到的這一天,他直接從社團裡找了幾十個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讓他們主動幫新生拎東西並一路送到宿舍區,權當是帶著認認路。 一路上,這些學生就會以學長學姐的身份,傳授一些大學學習和生活的經驗。 其中自然少不了潛移默化的廣告環節。 不過,無論是京航大學學生的身份,還是他們傳授的經驗都確實是真的,再加上這功夫又沒有網購,人也相對淳(好)樸(騙),因此相當一部分新生和家長出於省事和信任,就會直接從這些學長學姐的手裡購買他們沒帶的東西。 而吳懿範自然就是背後的供貨商。 運氣好的話,他在一天時間裡就能賺到幾千塊,就連被僱過來當苦力的學生們也能賺個百十塊生活費。 相當誇張。 常浩南咂了咂嘴,心想也難怪對方在原來的時間線上能打拼出九位數體量的身家。 這個眼光和執行力,確實一般人學不來。 二人並沒有寒暄太長時間,隨著報到的學生和家長逐漸湧入學校,吳懿範和他找來的“銷售”們逐漸忙了起來,常浩南則拉著行李箱回了宿舍。 因為距離老生開學還有半個多月時間,所以現在返校的就只有常浩南一個人。 小憩一會補充了一下這段時間一直都嚴重缺乏的睡眠之後,常浩南晃悠到了飛機樓附近。 門口的公告欄上,已經張貼好了保研面試的時間和參加人選。 面試本身是整個學院一起進行的,但最終的排名則是每個專業或者系分別來,而航空科學與工程作為整個京航最重要的學院,總共的面試人數大概有二十來個。 擱在二十年以後,一個人數差不多的專業就能隨隨便便保研二十個。 但在1996年,這個數字還是有點驚人的。 但更驚人的是這次負責面試的評委人選。 除了以劉洪波教授為首的老面孔之外,還有院長唐林天,以及兩位院士! 其中一位自然是杜義山。 而另一位,則是航空動力專家,燃氣渦輪研究院總工程師和第一總設計師劉振響。 當然順便也是京航大學的教授。 算算時間的話,他應該是剛剛因為成功主持了sb-101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檯專案而被評為工程院院士,實現了自己“不搞出高空臺決不離開山溝”的誓言。 也是我國航空動力領域的第一位院士。 高空臺可以在地面上模擬飛機整個飛行包線範圍內的各種飛行狀態,對發動機及其部件進行試驗。 可以理解為發動機領域的風洞。 如果沒有自己的高空臺,那麼發動機在裝機試飛之前就必須送到國外去測試。 這樣一來,最好的結果是外國人會比你設計發動機的人更早清楚發動機的效能。 如果別人再暗中使壞,在測試資料上給你動點手腳的話,那基本上永遠也別想把發動機搞明白了。 後世的日本就是這樣被美國坑的非常慘。 從這個角度上說,劉振響可謂是華夏從渦扇6到渦扇10再到渦扇15所有航發專案的奠基人。 “我草……” 常浩南看著公告欄上的通知,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感嘆。 燃氣渦輪研究院和他生前……不對,上輩子工作的29基地都在綿陽,但並非同一個單位,甚至不在同一個系統裡面。 即便如此,劉振響的名字也絕對是如雷貫耳。 並且和早早隱退的杜義山不一樣,劉振響一直到21世紀20年代都還承擔一部分一線工作。 “就是不知道渦扇15的裝機首飛怎麼樣了……” “不過既然高空臺實驗一切順利,問題應該不大。” 按照原來的計劃,換第四代發動機的殲20應該在2023年6月末擇機首飛,但常浩南沒等到那個時候就重生回來了。 “誒,小常?” 就在常浩南站在公告牌前面獨自感懷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不遠處傳來。 “我剛才正還想著讓你們嚴輔導員去找伱來著。” 是剛好從樓裡走出來的杜義山。 回學校這種事情,常浩南當然是提前通知過對方的,但在絕大多數人都沒手機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具體位置只能靠碰運氣找。 “老師您有急事找我?”常浩南一愣,心說自己這次除了研究生推免面試之外應該沒有其它事情才對。 “算不上什麼急事,只是跟你說一下,準備換個住處。” 杜義山笑呵呵地走下樓門口的臺階,示意常浩南跟上他:“這也是唐院長和我兩個人的意思,給你從學校新建好的教職工住宅樓裡面特批一間出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