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過別的來賓。他們之所以罵人,是出於對人家的眼氣,他們也想穿穿來賓服,頭上戴一回彩色的安全帽,脖子裡勒一回白毛巾。有一個學員記起宋長玉就是採煤三隊的,問宋長玉有什麼感覺。宋長玉說沒什麼感覺,只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衣錦還鄉這個詞宋長玉想到了,恐怕還說不上吧。
兩個女學員換衣服慢一些。男學員全部換好衣服在井口的廣場等了一會兒,兩個女學員才出來。女學員一出來就嘻嘻哈哈樂,很興奮的樣子,彷彿她穿的不是窯衣,而是嫁衣;彷彿她們不是去下井,而是要嫁人。恰好在工會工作專門照相的老張也換好了衣服出來了。老張揹著充電器,拿著照相機,照相機上面還安著閃光燈,是“全副武裝”。小商和另一個女學員就要求老張給她們照相。老張嘴上叼著菸捲兒,端著架子,不想給她們照,說還沒給領導照呢,膠捲用完了怎麼辦。無奈小商拉了老張的胳膊,央求得有些撒嬌,老張只得指井架為背景,指手畫腳為她們照。她們每人照了一張,又拉來周老師,把周老師夾在中間,和周老師合影。小商在北山遊玩時,就想和周老師合影,這下總算找到機會了。宋長玉也很想穿著礦工服照張相,到煤礦這麼長時間了,他還從來沒照過相。村裡參軍的人,到部隊不久就要照一張穿軍裝的相片寄回家,這種作法像是一個儀式,只有這個儀式完成了,“軍屬光榮”才真正開始了。宋長玉若是照一張穿工裝的照片寄回家,母親也會很高興。特別是老張用的是彩色膠捲,照出來的都是彩色照片,對每個人都很有吸引力。據說貼在礦辦公樓門前光榮榜上那些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照片都是老張照的,不用說,唐麗華的照片也是老張照的。宋長玉長這麼大,還沒有照過一張彩色照片呢!但他絕對不敢要求老張給他照一張相,他不是女學員,不是周老師,照相的好事怎麼也輪不到他,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還好,周老師畢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他提議,請老張給學習班的學員照一張全體像吧。老張沒有拂周老師的面子,給周老師和全體學員照了一張合影。學員們在戲裡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呢?說他們是打小旗兒的,跑龍套的,又不完全是。他們是吹喇叭、抬轎子的,就算他們是坐在戲臺一側的伴奏隊吧。
接著,為主角唐礦長準備的道具挑過來了,道具分裝成兩個擔子,挑起來頗有分量。給唐礦長的道具搞這麼重幹什麼,恐怕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都沒有這麼重。然而不重不行呀,不重就不夠一個班幾十位採煤將士吃的。什麼?道具是用來吃的?是的,唐礦長的道具是慰問品,慰問品是肉包子和雞蛋湯。肉包子和雞蛋湯都是礦上的班中餐食堂特意做的,質量要比平時的包子和雞蛋湯高出許多,包子裡沒再包粉條和白菜幫子,薄皮裡面是一個肉丸兒。雞蛋湯也不是隻漂幾片雞蛋花兒,上面蓋一層黃黃的雞蛋穗兒。各個採煤隊配備的都有送飯工,平日裡送飯工也往井下送班中餐,只不過班中餐是牛舌火燒和一大鐵壺開水。火燒每人兩個,開水隨便喝。他們用黑手捏著火燒一角,就吃開了。吃得有些噎,就嘴對著壺嘴喝點水往下衝衝。每天吃火燒,他們吃煩了。火燒吃不完,就隨手丟給井下的白毛老鼠。老鼠們已掌握了礦工們吃中餐的時間,一到時間,它們就紛紛出來了,在巷道邊亂眨眼睛。礦工們不分公母,把老鼠統統稱為“白毛女”。他們擁有眾多的“白毛女”。往井下送火燒不算新聞,送肉包子和雞蛋湯就應該是新聞。送飯工送班中餐不算新聞,礦長親自到井下巷道給工人送好吃的當然是新聞。不信可以查一查喬集礦乃至全夏觀礦務局的歷史,有哪個礦長為工人送過肉包子和雞蛋湯呢!有哪個礦長創造過這等好新聞呢!有哪個礦長演過這樣的好戲呢!
主角終於出場了,他把手一揮:“出發!”整個隊伍便前呼後擁下井去了。主角的確有主角的派頭,的確不同凡響些。這不是因為他吃得比較胖,肚子已露出將軍肚的苗頭。而是因為他的氣魄,他的氣魄就是壯,就是大,就是高人一籌,就是壓得住臺。比如戲臺上的楚霸王,只要他一出場,頓時威風八面。井底離採煤三隊的工作面有十多里遠,雖然大 巷寬敞明亮,他們也不會步行去工作面。井底車場早就為他們準備了一輛載人的電機車,他們坐進車廂,司機搖搖鈴鐺,向工作面下面的巷道開去。下了車,還要往上爬一段斜坡。爬坡時,唐礦長也不必挑包子和雞蛋湯,自有別人替他挑。直到走進煤巷的平巷,快到工作面了,在有關人員的指揮下,唐礦長才把其中一副擔子接過來,挑在自己肩上。這是早就設計好的細節之一。唐礦長一挑起道具,一開始上戲,老張就跑到前面,彎著腰,眼對著取景框,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