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位置,大約離南面圍牆有五十多米遠,再加上圍牆沒有出入口,想要將井水運送回黃丘部落那是相當的麻煩。
為了便於輸送,沈農立馬就叫上倉等人再帶上一些泥鱔奴隸到南面圍牆的牆角下開始鑿起出入通道來。
其實挖一個出入通道也很簡單,並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光在一根樹幹上開鑿,因為這樣容易導致樹幹支撐不穩,上方的樹幹會因為過重而塌下來,所以沈農就選擇了兩根相鄰的樹幹,然後各鑿其一半,合併組成了一個門洞。
這個門洞設三米高,兩米寬,足夠讓每個族人都能順利的走出去了,反正只是先為了一時應急,不需要弄的太複雜。
在十把鐵鎬的強力幫助下,趕在太陽落山之前一個極為粗糙的門洞就被泥鱔奴隸們給生鑿了出來,大量的木屑掉落地面,累積出了一片雪白的地毯。
這活也不是那麼容易乾的,十個揮舞鐵鎬的泥鱔奴隸手上全都長出了水泡,可見用力不小。
看著這個嶄新的門洞,沈農很是滿意的笑道:“這下成了,以後大家再搬運什麼東西就可以從這個地方出入,能省掉不少爬牆的時間。”
其實沈農早就可以命令族人來鑿這個門洞了,只是他一直覺得有了門洞以後,如果沒有什麼合適的遮擋物,就很容易會被敵人給突破進來,一個防禦再嚴實的堡壘,如果內部被敵人給攻陷了,那防禦再嚴實也沒用,還是得乖乖等著淪陷,所以沈農本來是打算自己如果沒有想到什麼合適的城門製作方法時,他是不願意開鑿這個門洞的。
但是眼下情況特殊,誰能想到黃丘部落緊靠白澤都能出現缺水的情況,實在是讓人感到大跌眼鏡,所以為了運送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