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蹲什季幀�

根據吳侃發表在《決策與資訊》2009年第1期的文章,從工資水平來看,我國製造業僱員工資也處於較低水平。我國目前的製造業僱員工資水平大約是英國的1/27,日本的1/22,美國的1/21。較之新興國家,大約是韓國的1/13,新加坡的1/12。較之發展中國家,大約是馬來西亞的1/4,墨西哥的1/3。

實際上,中國不僅在低端的勞動力市場依然佔據優勢,可以提供大量的產業工人,而且勞動力的素質也越來越高。隨著前些年的高校擴招,越來越多具有高等學歷的年輕人加入到就業大軍隊伍中。據統計,目前中國具有高等學歷的勞動人口已達4 000萬,並且,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也將超過300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2008年第二季度釋出的調查也顯示,中國已擁有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高達4 2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這些高學歷、高知識等級、高技術能力的人才提升了中國勞動力的整體素質。以往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僅僅是將生產製造環節放到中國,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外企為提高自身競爭力,正在將更多的研發中心、服務中心、管理中心放到中國。

幾乎所有的世界500強企業在中國都有分支機構,而其中的大多數都已經開始,並在逐步擴大在中國的投資。諾華製藥集團全球CEO江慕忠稱,諾華製藥將裁減美國業務,增加中國投資。這絕非孤例,而是有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加入了這一潮流之中。除了看重中國本身的巨大市場之外,也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土地等運營成本更低。雖然有一些小型企業在撤離中國市場,但韓國與新加坡的媒體仍然在公開呼籲要求本土企業搭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快車。實際上,撤離的部分企業並非韓國或者新加坡企業的主流,而大多是一些比較落後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原本在韓國就已經沒有生存的空間了。 。 想看書來

被低估的中國競爭力(3)

另外,中國的產業叢集也已經形成巨大的優勢。這些優勢主要體現在輔助性產業、生產規模、工人的整體素質以及生產技術等許多方面。

在各種配套、零配件等方面,許多國家根本都無法與中國相比。中國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產業鏈以及分工協作體系,這樣可以讓產品成本降低到最低。比如說有人想在非洲開辦一家服裝針織廠,需要生產布料、拉鍊、襯底甚至機繡等的廠商提供配料及原材料,而如果再延伸一下,又涉及紡織、印染、塑膠等行業。而在非洲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行業,或者成本要比中國高得多。再以香港的許多成衣製造商為例,如果將工廠建在越南,如果缺乏任何的衣飾配件,哪怕一顆紐扣、一根線,都必須由香港急運,才可保持生產。而這些在中國已經絕對不是問題,大量的零部件廠商,各種各樣的配套產品,中國都應有盡有。

因此,一位非洲來的商人表示:“我們的產品無論如何也無法與中國的產品競爭,原因很簡單。我們的生產成本連他們的銷售價格都達不到!你知道為什麼嗎!他們人力資源價格實在太低,一整個村子都做一樣的事情,不論多少公司都是賣同一種產品,分工合作達到極致,那麼成本也就降到最低!”

一位國內製鞋業的人士談到西班牙和義大利的製鞋業成本為什麼大大高於中國時表示:“我們現在相比他們,在大規模生產線的優勢是相當領先的,他們這種規模的企業根本沒有,他們都是比較小的規模。還有些跟我們不一樣的,像我們這麼大的規模,一些配套的東西都是自己生產的,而他們就基本都是要外界加工的。”

這就是所謂的產業集聚。當產業鏈上相關的上下游產業企業和相關輔助產業服務業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強大的產業叢集。產業群集聚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邁克爾·波特教授提出的。他透過對10個工業國的考察發現,產業叢集是工業化過程中的普遍現象。實際上,在所有發達的經濟體中幾乎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產業叢集。因為產業叢集透過深化分工協作,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也就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最終競爭力。

而在中國,產業叢集的聚合更加明顯。據美國商業週刊報道,僅廣東東莞的一個小鎮清溪就生產了佔全球市場份額40%的電腦磁頭,30%的電腦機箱,25%的電腦高壓包,以及20%的馬達。而完善的配套吸引了大約1 800家電腦製造企業落戶,蘋果、惠普、IBM、諾基亞等著名廠商都在東莞周邊採購。

“那些我在美國買不到的晶片,少見的盤式陶瓷電容器——我只在夢中才見過它們”,一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