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部分

就更需要這些測試結果。

帝國願意將7。6254cr型步槍彈的所有資料提供給法國陸軍部,雙方統一步槍彈藥,有利於盟國的後勤工作,而法國陸軍部最初是完全同意的,但到內閣政府和國會這邊就變得莫名其妙了,一派認為法國是陸軍大國,從中國引入技術顯得法國無能,會被外國嘲笑(這個時候就忘了法國陸軍部還要求引入波普寧衝鋒槍和60mm迫擊炮的生產專利);另一派則是認為法國應該繼續堅持8mm步槍彈。

總之,一件本該立刻決定的事情在法國爭論了整整兩年,最終定下來後,法國陸軍部才決定在此基礎上研製新型步槍,所謂研製也就是繼續在貝蒂埃步槍的基礎上再次改進。

宋彪當時確認了這一訊息之後的感覺簡直是要瘋了。

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步槍問題絕對是一個譏諷,但這裡面的痛苦和自嘲大概只有法國士兵自己心裡明白,很顯然,只能有三發彈夾容量的貝蒂埃步槍連莫辛納甘步槍都不如。

和這樣的一個奇葩的國家締結同盟,回過頭來看一看,連宋彪自己都覺得匪夷所思,他覺得自己當初一定是被法國人的法郎迷昏了雙眼和智商。

好在法國已經進入戰時委員會掌控大權的時代,一切都將進入一個簡單有效的軍事化統管一切的時期,或許連法國自己都清楚,他們這種吵吵鬧鬧的辦事風格一旦用於戰爭時期,那就真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讓德軍佔領全國。(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209章 漢武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各國幾乎都存在非常致命的問題。

大英帝國的問題是傲慢,如果不傲慢,他們根本不用牽涉到這場戰爭之中,甚至也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對於大英帝國從世界霸主之位上的損落,宋彪的回答也只有兩個字——活該。

正如丘吉爾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如此蠻橫的回答蔣中正提出關於歸還香港問題時的那番話——不經過戰爭,休想從大英帝國手中拿走任何東西。

好吧,既然是如此,那宋彪的答案就是中英之間肯定會有一場真正大戰等著大英帝國的貴族們。

現在想來,英國願意對華讓出上海租界和歸還海關權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讓步,至少在他們自己看來,中國人應該對大英帝國感恩戴德的一輩子,特別是在西藏問題上,不對大英帝國作出讓步的中國人就像是下水道的老鼠一樣骯髒可恥,簡直是世界上最不可理喻的愚昧種族,根本不配做為人類和盎格魯…撒克遜人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

……

德國的問題是補給。

同時面臨雙線作戰的德國並不擔心兵力的問題,只擔心補給的不足,特別是在中日辛亥戰爭之後,德軍對於輕重機槍的高度重視,以及過早的大規模使用衝鋒槍,早期會讓德軍佔據極大的優勢,後期隨著前期攻勢的順利導致戰線的拉長。補給問題會進一步的變得更為艱難。

補給,這就是一戰德軍的阿喀琉斯之踵。

很多人認為一戰德軍如何之利害。想不透德軍為何失敗,其實原因很簡單。中國古代軍事就有過這樣重要的一句話——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現代軍事之中,補給跟不上,一切也都跟不上。

此時的德軍就是武器裝備的近乎二戰化,唯獨補給還停留在普法戰爭時期,不善變通的缺點也使得德軍不能像東北軍那樣大規模的突破傳統軍事編制和輜重運輸的限制。

不是說東北軍就強於此時的德軍。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否則宋彪早就派遣部隊直接參加歐洲戰爭了。

……

法國的問題是幻想主義,幻想依賴其他國家,不切實際。法國一貫是有創造力的國家,只是沒有德國人那種腳踏實地的邏輯性。

俄國的問題是素質低下,從上到下,從指揮官到士兵都缺乏足夠與德軍抗衡的素質,只能靠人數優勢取勝,而人數越多,軍費開支和物資補給的難度就越大,國內的戰爭壓力就越大。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宋彪對於世界的影響才逐漸的真正的展現出來,一邊是德軍憑藉戰術和裝備優勢。在馬恩河防線的突破戰中撕碎了英法聯軍的防線,但是英法聯軍在貢比涅和拉昂一帶繼續組織防線擋住了德軍;另一邊是宋彪曾經的舊部和上級在沙俄帝國得到了大量的重用,布魯西洛夫上將被委任為前線最高指揮官,而他挑選的參謀長則是亞歷山德羅維奇。涅茲納莫夫中將。

德軍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