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729年)春,孟浩然於不惑之年第一次赴長安應試,沒有成功。但他仍然滯留京師,想走獻賦上書的路子求得汲引,登入龍門。這期間他與王維常常往來,但王維此時已經棄官,無力幫助他。是年冬,孟浩然在極度失望中打算還鄉,行前寫了這首詩。

詩的意思很簡單:自從落第之後,我就在投謁無門、寂寥孤獨中打發著日子。我是多麼心灰意冷啊,不如歸去吧,但我又是多麼留戀。朝中的當權者有誰能欣賞我、任用我呢?世上的知音原本難覓啊。我已經下定決心,後半輩子要堅守寂寞,歸隱故園,從此絕了那仕途經濟的心。面對世態炎涼,孟浩然就這樣咀嚼著心中的隱隱悲酸。

詩人的筆觸向來是飽含感情的,詩人的心靈卻害怕咀嚼辛酸。但是,詩人偏偏是這樣,越害怕越是細細咀嚼,越咀嚼越是痛徹肺腑。因此,辛酸的詩行一旦從詩人的肺腑中汩汩湧出,那麼,即便淚腺再不發達的人也要無力抵抗的。阮籍的“窮途之哭”,杜甫的山河破碎之淚,李商隱的迷離惝恍之思,哪一個音符不是從詩人的肺腑中湧出?他們因現實而痛苦,他們因痛苦而思考,他們因思考而發為詩,詩是他們存貯淚水的容器,詩是他們鎖閉秘密的木匣,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