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夏秋間,我曾探訪過秋浦河。秋浦河位於皖南山區的石臺縣,依偎在青蔥翠綠的仙寓山的臂彎裡,平平靜靜,悠悠然然,一副與世無爭的瀟灑脫俗。在秋水泛溢的秋浦河裡,乘著竹筏漂流,我的心悠悠不盡。我想,當年的李白也許就像我一樣:乘一葉扁舟,徜徉秋浦河,輕吟“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的句子,看青山綠水雲捲雲舒,聽空山靈雨清風微吟。在這樣明麗的大自然裡,憤激的詩人也平靜下來了,在他的心中,瑰麗的詩意終於結晶成了一片澄澈,“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秋浦河裡充滿詩意的憂愁(2)
往事越千年。今天的我們,已經渾然不知憂愁為何物。
我們曾經為青春的美麗、人生的短暫憂愁過嗎?我們曾經為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憂愁過嗎?我們曾經為內心深處莫名的激動憂愁過嗎?
當我們已經快要忘卻這一切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我們對於詩意的憂愁,需要得是多麼迫切!
人生是個圓球(1)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的這首詩歷來為人所稱道,它好就好在誇張,誇張到幾乎不合理的程度,因此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
寫瀑布的詩,中唐徐凝有“千古猶疑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的名句,因為過於寫實,就被蘇軾罵為“惡詩”。
寫廬山的詩,李白還有更精彩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風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讀了這詩,我想,廬山這個題材,怕是沒有人能夠寫出更好的詩來了。
然而,蘇軾偏偏不服這個氣,他不經意地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題了一首詩。沒想到,他這一題,竟成了千古!
詩曰: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東坡以自己的悟性和智慧給廬山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這種意味,使廬山這個無生命的自然變成了有意味的形式,變成了一種美。
恰如李白之於黃鶴樓,張繼之於楓橋,杜牧之於江南,王勃之於滕王閣一樣,這些詩人不僅是自然美的發現者,更是自然美的確定者和建構者。無情的山水因為他們的賦予,而顯示出活潑潑的生命和內在的奧蘊,召喚著一代又一代後來者投入自然的懷抱尋幽探勝,滌盪心靈。
元豐七年(1077年),蘇軾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於是他下定決心要與廬山常來常往,那麼日後再相見,就會像故人一樣。此後他“往來山南北十餘日”,最後與友人參寥同遊此山,在西林寺寫出這篇傑作。
詩人眼中的廬山是什麼樣的呢?你看,從橫向看,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嶺;從側面端詳,則是座座奇峰。從遠處望,近處看,高處俯視,低處仰觀,所見景象全然不同。為什麼不能識別廬山的真面目呢?那是因為未能超然於廬山之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結尾二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回味體驗、馳騁想象的絕妙空間。
哲學家說:看事物要從各個角度、各個側面入手,才能看到其整體,認識其本質。
美學家說: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而對於芸芸眾生中的你我來說,蘇軾的奇思妙句更像是一道心靈雞湯,一個智慧的偈子,它給了執迷不悟者一劑醒魂的良方。
它分明是說:破除執著!你執著於廬山之中,跳不出廬山之外,你就休想領略廬山的真美。同理,你執著於人生之中,卻不能跳出人生之外來旁觀默察,也就無法體味人生的真味。
佛說,執著是眾苦之源。人世間的恩怨情仇,名韁利鎖,無一不禍起於對愛慾的極端執著。即便尋常日子裡,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各種執著中翻滾,“我偏要”、“你老是”、“你從來”、“我一定”……我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不知不覺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