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府,到寧國府,王熙鳳得上車下車,不能夠走路。寫建園,這個園子裡,整個費的筆墨。建了園子以後,還得提匾名。這個時候把賈寶玉這個孩子,13歲的孩子的文才整個烘托出來。每一句有一箇中國古代文化文學藝術上的典故。你不懂這個,讀那個一點意思都沒有。懂了以後,你覺得那裡邊的深厚的意味,真是讓人說不出的一種文化的享受,藝術的享受,那個審美我們中國人的審美都集中在這裡面。

然後怡紅院怎麼出現,他寫八個字。怡紅院的外形,粉牆低護。粉牆,白粉牆,低護,維護的“護”,不高,完全是實事求是。沒有說高三丈,那還是怡紅院,那是一個普通的住戶小院子。粉牆低護,再外層綠柳低垂,整個圍著怡紅院,都是垂楊柳。這是曹雪芹寫境界的手法,八個字,四個字,往往就傳達了最好的境界。比如說有一次賈寶玉病了,病起了以後,第一次出門,到園子裡頭來散散心,這個時候已經到了暮春,他沿著那一條沁芳溪的岸上,那叫翠月堤,走來一看。他形容春天大觀園的景緻也有八個字,他怎麼說,“桃吐丹霞,柳垂金線”,那個桃花,吐放開,丹霞那個紅。“桃吐丹霞,柳垂金線”,這是詩,這不是文。他絕不用大篇的所謂描寫,我寫景如何如何。統統沒有。走到一個大杏樹跟前,看見杏花已經都落了,上面結了如同豆子大的小青杏。賈寶玉想起一句詩來,唐代的杜牧,他有一句名句,就是“自是尋芳去較遲,綠樹成蔭子滿枝”。樹葉子多了,就成了蔭了,而那個杏子就滿枝了,他想起這個來,而生了一個很大的感慨。時間、空間人的生老病死的變化。也就是說,引起他的人生觀、世界觀,乃至於宇宙觀,都包含在內,他是這樣寫境。他不把“境”孤立起來,他總是和人聯在一起,而和人怎麼連在一起,是說引發了那個人的內心精神,感情的活動。人和大自然永遠是合一,從來不能夠分離。你看《紅樓夢》,你會看到這一方面,那寫得真好,寫境,人事也有境,我舉哪個例子,例子太多了,鴛鴦抗婚涉及到全家,每個人的悲歡哀樂,總是如此。絕不這就鴛鴦,那叫什麼筆墨,那叫什麼藝術。平兒理妝也是涉及全家,老太太生氣,賈璉。你看看那些關係,平兒受的那個不可言狀的哭都不哭不成聲的委屈。你看看那些場面,那都叫境,我的用語。但是最感動人的是寶玉捱打。寶玉捱打怎麼是境呢?整個家裡每一個成員,在那個極端特殊的大風波、大事件當中,你看看那個作家,怎麼落筆?奇難萬分,可是他寫得那麼精彩,我們很難想像。清代我忘了他的名字,他寫的讀《紅樓夢》的雜記,裡邊就說過。他說我讀《紅樓夢》,惟獨是寶玉捱打這一個場面,我流淚最多。他別的不說,我們中國人的表現方法永遠是這樣,為什麼?是否他感情特別,單單對於這個事件那麼敏感,你不能這麼看。曹雪芹這場的筆墨如此感動人,我也是如此,因為我看了這一條評語,我有了交流。

再一個例子就是1980年,1980年美國舉辦第一次國際《紅樓夢》大會。裡邊有一位女士,她貢獻的論文,就是專論寶玉捱打這個場面。她的論點是什麼呢,就是在這個特殊事件當中,每一個人的精神感情,他的身份、地位,他的表現反應都寫到了最高的層次,寫到了最好的水平,令人無限感動。她反對說一般人看這個呢,他是這樣,受了某種論調的影響,說賈寶玉是叛逆者,他爸爸賈政是封建勢力的維護者。兩個人做殊死的鬥爭,賈政非得要把賈寶玉打死。你看看這個賈政多狠心,多可恨,就看這個。那個女士說不是這麼回事,賈政為什麼打賈寶玉?僅僅是看不上他,考驗這個孩子,不讀書,不長進,不是。那個已經多年了,而且後來賈政也有了相當的寬容。你看他吩咐娘娘有命令,讓你跟著姐妹們住進新院子去讀書,以免荒廢。在這個時候,曹雪芹用特殊的筆墨,寶玉進了門,站在那兒,賈政抬目一看,神采飄逸,那個秀氣奪人,再一看賈環像個小野種。說賈政不覺得就把他平常厭惡寶玉的心情減去了幾分,這個就說賈政內心是完完全全太愛這個孩子。那個才情,世上無有。他不過是當時那個社會,特別是八旗家庭對待子弟嚴極了,做父親的不能帶出笑容來,見了總得教訓的眼光。你得懂這個,他那是做給人看的。他為什麼這麼苦打?他沒有人心嗎?賈環告狀,剛才那個忠順王府派人來找,說那個琪官沒了,城裡人說是你這個公子給藏起來的。我們王爺最喜歡這個戲子,你得趕緊交給我們。賈政簡直嚇壞了,你知道,賈政什麼身份?八旗內務部包衣,最怕王爺那一級,那個王爺那一級,那個政治鬥爭複雜萬分,他惹了,他全家就遭殃。他那簡直冒火三丈,吩咐寶玉說你不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