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0部分

在馬車上,無人看管的馬車容易出問題。

這個時間點正好趕上了各家飯館生意最火爆的時候,高潛忽然覺著有些後悔,不該讓那車伕在這個時間去買飯,湊個不討好的熱鬧。

不過。他這一行幾人都是相府特意挑選出來的,即便是車伕,也是機靈人。買飯又不是什麼登天難事,高潛只在原地多等了一會兒,那車伕就一頭汗的拎著打包好的飯食跑回來了。

飯館那邊,如果要速度,加價就可以辦到。而來回的路上,那車伕都是跑步行路,絲毫沒敢怠慢,所以也儘可能的提高了速度。

如果不是燕家商隊鬧了那一出,或許直到飯買回來了,他們還要繼續停在原地,吃好喝足才能等到他們啟步出發的機會。

車伕歸位,三輛馬車這才起步出城,官方的文碟相府都辦齊了,出城的手續也是非常簡單順利的。

出城後,三輛馬車很快行上寬闊而平整的官道。馬車行得不快,但也稱不上是慢。在連線京都段的官道上,因為路況極好,所以即便是為了保證乘坐人的舒適度,馬車的前行速度依舊可以比行鄉道時有一定的增速。

剛在出城時,高潛就看見了不遠處的燕家商隊。

起初高潛還以為是燕家商隊在出城後又發生了什麼事,所以才導致他們先走了這麼久,卻才只走出這麼短的路程。可在接下來,高潛發現自己很快就接近了燕家的車隊,他們不是有事耽擱,而是本身就走得極慢。

相比於載貨商車一貫的速度,高潛覺得自己這一行三車的速度已經夠慢了,沒想到燕家商隊今天發出的這一支,比他還慢。他不僅很快趕上了燕家商隊的尾車,憑自己這邊的速度,還有可以超過去的態勢。

在夾道超車的時候,高潛下意識的觀察了一下,隱隱覺得燕家這支商隊的整體速度似乎是受了那三輛後來加入的旅車所影響。但不論如何,這些都是與自己不相關的事,高潛牢記相爺的囑咐,領著自己這一行三車,以行程為首要任務,很快從燕家車隊的側面抄到前面去了。

儘管他不想管燕家那邊如何,但是在兩組車擦肩而過的時候,高潛還是發現了一個問題,之前在三輛旅車為首那輛上趕車的冠玉青年人不在了,他的位置已經被一個普通馬伕替代。

應該是坐到車裡去了吧?像他那樣身份的人,當然不會一直做趕車的事了。

高潛沒有深思太多,略過剛才的所見和發現,專心趕路。

……

因為京都限馬律令極嚴,只為商用馬車開了特例,所以大部分進出內城的車駕都是恪守章程、行動比較生硬的載貨商車。做到一起發車、一齊卸貨。

載人的旅用馬車,一般不喜歡進內城轉悠,但他們也有劃分好行列的去處。

對於體現在機動性靈活這方面的載人旅車,一般都是偏向於停靠在城郊建立的客棧裡。而這種客棧與內城客棧最大的區別,正是在於對交通工具的建設。

城郊客棧都儲備有馬車,聘用固定數量的馬伕,供旅客僱傭。這類客棧,有一半的營業利潤來自租派馬車的收入。這是內城客棧受限馬律令的約束,而難以做到的領域。

高潛領著自家的三輛馬車行出北城門,就一路向北而行。半個時辰後,他們就來到地處北郊的登風客棧打尖。

近城城郊客棧的經營,經過幾年的培養變化,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固定的系統。京都湖陽靠近東海,只有南、西、北三面城郊有此型別的客棧駐紮。而有代表性的三家客棧,其實都是同一個大商賈名下的產業,登風客棧便是這三甲其一。

出城北走、或者由北而來的旅客大多會選擇在此處暫停。有時候沒趕上城門關閉之前進城的旅人,也會折返到此處客棧歇一晚。登風客棧的生意一直很紅火。而客棧自身卻沒有因此而店大欺客,掌櫃的很有頭腦,但將這份頭腦全用在老實做生意的事上。

生意要做得紅火又長久,信譽的堅持很重要。

除此之外,因為臨近全國權力的中樞,而當今天子又是個很在乎商道的人,所以除了在國策上給予商人多方面支援,對商業行動的管束力也是很明正的。受此精神影響,除了內城各大商行嚴厲肅清商行風氣外,周邊區域內的商行亦是如此。

登風客棧的幕後大老闆。實屬京商之一,對於這一點的自律,也是做得極好的。

因為高潛只是要路過這裡,暫為停歇。於是被客棧夥計招呼在店外的棚區歇腳。三輛馬車沒有駛進客棧後的草舍停放,只是原裝不動的靠在棚外的官道邊上,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