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袁紹,此人性格沉穩,又能折節下士,行施仁義,接好儒林。且冀州牧韓馥,曾求學於袁氏,算是袁家門生故舊。若是我等言袁隗受董卓逼迫,韓馥迫於師恩,必不敢再囚禁袁紹。而袁紹身為袁隗侄子,從他口中說出,朝廷三公盡為董卓以刀劍脅迫話語,自然更為可信。”
“故,我廣發傳檄後,若是劉公不願舉旗,皇甫義真又無訊息,當奉袁紹為首。”
郡丞讚許道:“太守思慮甚翔,大小變數皆在掌握之中,此計必能建功。”
橋瑁與郡丞商議妥當後,立刻傳檄四方豪傑。
傳檄中,橋瑁以袁隗、黃琬、荀爽、楊賜口味,言董卓如何如何蠻橫;如何如何以刀劍強迫他們簽發徵免、廢棄文。臨檄結尾,橋瑁又詐以朝廷三公為名,請漢帝國各郡縣忠義賢臣、豪傑猛士,速速發兵洛陽,營救天子、三公。
就這樣,後世聲名赫赫的關東諸侯討董,漸漸粉墨登場。
……
永漢元年十一月,董卓為相國,參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殿。
看似表面鮮豔,但是董卓已經越發覺得,他如今好似陷入泥沼,不能隨心行事,處處受到不軟不硬的制約。
洛陽,董卓宅邸後堂。
“哐啷!”
董卓拔出腰間佩劍,一劍狠狠劈斷案牘:“真氣煞我也!真氣煞我也!”
“竟說我董卓奸亂公主!你說,這天下還有比這更無恥之人麼?”
“先帝只有一女,又早早嫁人,這洛陽城哪來公主,給我奸&;淫?我董卓若真好色,豈會亡妻多年,卻不曾再娶?瞧瞧這洛陽京畿諸名臣,有誰壯年亡妻卻不曾再續絃?老夫傾心亡妻,縱然身無後嗣,也不曾娶妻,他們竟給我安好色之名?滿城名士大儒,心中不曾有愧!”
靈帝一女,何來公主為我奸&;淫。妻死數年,至今未續,何有好色之名?董卓在室內大聲咆哮,好似蒙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