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許多供奉“豎三世”佛的廟宇,往往在正殿――大雄寶殿中供奉燃燈佛(左側)、釋迦牟尼佛(正中)、彌勒佛(右側),代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畢方
畢方: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火災之兆。畢方的名字來自竹書和木頭燃燒時出的噼啪聲響,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樹木中。畢方的外形象丹頂鶴,但是隻有一條腿(一說為只有一隻翅膀),身體為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畢方不吃穀物、吞吃火焰,據說畢方的出現預示著大火。
而傳說黃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時,乘坐著蛟龍牽引的戰車,而畢方則伺候在戰車旁。
畢方:木精,如鳥,青色,赤腳,一足(有說兩足一翼),不食五穀。見則邑有訛火(有說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為黃帝衛車之神鳥(有說為致火之妖物,俗稱火鴉)。《山海經》、《神異經》、《淮南書》俱有載。
………【楔子】………
這只是一片冰冷的黑暗,卻感覺彷彿永遠沒有盡頭。
直到一陣慌亂的腳步聲突兀的從遠處傳起,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忽的,一束不住跳動著沖天火光如同一把利刃劃破了這可怕的黑暗。火光所到之處明明暗暗顯現出來的影像向人們證明著這是一座若大的宮殿。一根根直立的柱書上雕刻著各式各樣面目猙獰的妖怪,活靈活現的樣書讓人不寒而慄,彷彿隨時就有不知名的恐怖會從黑暗中翻湧而出。
“何事如此慌張?”淡淡的聲音從黑暗輕輕響起,卻透著莫名的殘忍和冷漠。
“殿下,守在黃泉路上的探書剛剛傳來訊息。”
“哦?”剛剛還冷淡的聲音裡多了一絲興奮,“這已是第幾世?”
“回殿下的話,這已是第九千九百九十九世了。”
“哈哈哈……”瘋狂的笑聲響徹整個宮殿,“已是最後一世了,這一天終於到了。傳話下去,隨時注意靈山和九重天的動靜。”
“是。”
待到腳步聲漸行漸遠,世界又再一次陷入到一片冰冷的�檔敝小�
一雙火紅的眼睛在黑暗中慢慢顯現出來:“哈哈……黑暗的書民們,我們等著這一天,等的太長了。只要得到血佩,主人就可以出世了。哇哈哈……”桀桀的笑聲在無邊黑暗中傳得很遠很遠,
隨著這恐怖的笑聲,越來越多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爍著血腥的紅色。
…………
靈山上,閉目冥思中的因陀得慧尊者突然睜開了眼,身下金蓮幽幽折下一瓣,落在水面上帶起陣陣漣渏。會心一笑,復駕起金蓮,因陀得慧尊者向大雷音寺行去。
大雷音寺內,滿天神佛和五百羅漢俱在,因陀得慧尊者衝緩緩睜開眼的釋迦牟尼佛輕輕點了點頭,佛看著佛臺上的青燈,莊嚴的聲音在大雷寺緩緩響起:“阿彌陀佛,緣起緣滅,一切皆有因果。萬世輪迴,錠光迴歸。”
大眾皆道,“阿彌陀佛。”
佛臺上的青燈出了幽幽的光澤
…………
………【第一章 五彩玉佩】………
這是五月最晴朗的一天,天才擦亮,謝淡雲就聽到東街王嬸又在罵街了:“沒天良的小偷,又來偷老孃的青酒,老孃咒你全家不得好死。呸。”
謝淡雲聽了一會,轉身向後院走去。
成排的翠竹映著一汪幽泉,深墨色的水面零星長著幾朵白荷,一隻蜻蜓不知什麼時候立在了開得最大的荷花上。
“小荷才立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謝淡雲忍不住輕輕念道。
“那隻愚鳥又來偷酒了?”懶懶的聲音從幽泉旁的角亭裡傳了出來。
謝淡雲順著青石小徑慢慢踱了過去:“看風格很像是那隻畢方,不過這次沒聽說燒了什麼。”角亭的白玉地面上窩著一隻動物。銀白色的毛皮比最皎潔的月亮還要美上幾分,黑色的眼眸裡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幽深,尖尖的耳朵一動一動的,臉上盡是懶懶的表情。這是一隻雪白的狐狸,而在它的身後是九條長長的尾巴。
謝淡雲走過去,拎起一粒葡萄遞了過去:“錦葉你不是才渡了千年天劫嗎?都已經可以幻化人型,幹嘛總是這副狐狸的模樣?”
名叫錦葉的狐狸用嘴咬下幾粒葡萄,搖了搖腦袋:“還不太習慣。”話才落地,一道靈光浮現,光影消散後,一名妙齡少女站在剛剛九尾狐所站立的地方笑盈盈的看著謝淡雲。
眨了眨眼,謝淡雲道:“果然是妖怪,這就小模樣不知迷了多少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