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失神,前世的唐寧也很喜歡圍棋,最喜歡的棋手是李世石和馬曉春,但吳清源的大名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算一算,這個時候的確是他一生中最為低迷的日子,但唐寧還是問道:“我聽說過這個人,我記得他是一個很厲害的棋手,怎麼可能會淪落到連肚子都吃不飽的地步呢?”
ps:有朋友說最近的章節介紹情況的文字太多,其實我的本意只是想將日本當時的生活狀況真實的再現出來,但可能是我選取的視角不對,描述的功底又太渣,所以給大家造成了這樣的感覺,下面的情節裡我會減少這樣的情況,儘快的寫一些比較激烈爽快的情節,但請容許我把吳清源寫完,因為我覺得他在那個時代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第十五章 哀其不幸
透過韓雪薇的解釋唐寧才得知,這個時期的吳清源比他記憶中過得要慘的多,在1945年的美軍空襲中,吳清源的房子被炸燬,無家可歸兼且沒有棋可下的吳清源一度追隨一個名叫“璽宇教”的邪教組織,而教主是一個絲毫不懂圍棋的女人,每天都將吳清源當做跑腿一樣任意支使,甚至還辱罵他是“支那人”(其實早在1936年吳清源就已經加入了日本國籍)。
更為悲慘的是,日本戰敗之後,有國民黨軍官找到吳清源夫婦,強行解除了他的日本國籍,發給了他一本臨時民國護照,但當時正是他和橋本宇太郎的十番棋第一局,吳清源由於常年不下棋,棋力生疏,導致第一局失敗,然後這名軍官又跑到他的面前聲稱“輸的這麼難看,像你這樣的人要了也沒用”,結果又把臨時護照給收走了,於是吳清源就成了一個沒有國籍的人。
這個時期的日本,棋院雖然存在,但各種補貼早就沒了,正式棋手都很難生活下去,更別提吳清源這種中國棋手了,所以他的生活極為清苦,韓雪薇在東北的時候就與吳清源認識,現在見到他過得如此潦倒,就想要幫他一把。
對於吳清源這個人,像唐寧這樣的圍棋愛好者一直都是又愛又恨的,敬佩他在圍棋上做出的貢獻,尤其是他的新佈局和大雪崩內拐;仰視他的輝煌戰績,那個時代的十番棋是現在難以想象和複製的,失敗了就要降段位,這在現在的棋界是絕不可能再現的。恨的是他在圍棋之外的表現,兩次加入日本國籍,多次慰問日軍,充當日軍侵華時期的中日友好大使,這真的很難讓現代的中國人接受與原諒。
不過無論怎樣,唐寧還是想見見這個昭和棋聖,於是就讓韓雪薇將他找了過來。見面的時候,唐寧多少有些吃驚,吳清源是1914年生人,那麼在1946年他應該才僅僅32歲,可現在的他看起來卻彷彿快要五十了,身材清瘦、精神萎靡、滿臉皺紋、面板蠟黃,一見唐寧便按照日本人的禮節鞠躬行禮:“上尉大人,您好,聽說您想要見我,是想跟我下棋麼?”
唐寧笑道:“我只是對圍棋有些興趣,跟您這樣的八段高手可實在沒法比,我找您來,一是想滿足一下韓姑娘的願望,二是我對您的經歷比較感興趣,有些問題想問問您,不知道您是否介意?”
其實此行吳清源自己也很是迷糊,他從沒聽說過美國人也有喜歡下圍棋的,現在見唐寧只是想問他幾個問題,倒是鬆了一口氣,於是答道:“上尉大人您儘管問,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唐寧喝了一口茶,然後問道:“據我所知,吳先生您出身福建豪富之家,幼時便已在棋壇上嶄露頭角,被稱為棋壇神童,並被段祺瑞聘為棋手,原本應該前途無量的,但為何要脫離國籍,加入日本呢?在我印象中,好像很少有中國人這麼做的。”
吳清源苦笑道:“我們吳家早年的確是福建鹽商,家境殷實,但到了我父親這一代就已經只剩一個架子了,而且我父還是庶出,在家裡並沒有什麼地位,所以日子過得很是清苦,後來幸得段總理賞識,每月資助100銀元。但我國那時內戰不斷,下棋的人很少,根本就不適合棋手的發展,所以當我的老師瀨越憲作想要帶我來日本的時候,我就答應了,因為當時的日本國內穩定,圍棋氛圍濃厚,收入也不錯,很適合一個棋手的發展。”
唐寧皺著眉頭想了一下,又問道:“你為了圍棋方面的發展而東渡日本,這個很正常,但為什麼要加入日本國籍呢?難道你不知道當時你的祖國正在和日本開戰,雙方的仇恨已經濃的無法調和了,聰明人躲之都唯恐不及,你怎麼還一頭鑽進去了,並且還作為中日友好大使去慰勞日軍,你這樣的做法實在是讓我無法理解。”
唐寧的話彷彿問到了吳清源的痛處,他閉上眼睛沉著頭思考了半天,然後突然抬起頭睜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