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辦公室的人馬上心知肚明,老張師傅快要退休了,周市長不想用小車班的老人,要自己安排班底,這再正常不過了,既然是退伍兵就好說了,走正規組織程式,把他安排到市政府小車班就是。

這本來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在有心人看來,就能分析出更深層次的意思來,市委王副書記的秘書唐初庵就敏銳的意識到這件事似乎另有隱情。

唐秘書的桌上,攤著一張江北晚報,第二版左上角醒目的位置刊登著這樣一條訊息:市長救人不留名,雷鋒精神在江北。

與此同時,市政府公務員也把報紙送到了周秘書的桌上,周文簡單掃了一下,注意到第二版上的這則新聞,當場冷汗就下來了。

4…35 搭上打醬油的周市長

怕什麼來什麼,周市長漏夜從省城趕回江北市,就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進省城聯絡關係的事情,又出了那麼個不大不小的事故,幸虧劉子光在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遮掩過去也就算了,哪知道忽然跳出這麼個不開眼的記者,把這件事捅了出去,一時間周文甚至都想掐死這個自作聰明的小記者。

孤立的一件事情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那麼兩件事就足以引起別人的關注了,周市長忽然更換駕駛員,報紙上又出現這麼一條訊息,清晨時分市長在郊區公路上古道熱腸的救援車禍傷者,這兩件事情都和周市長的專車聯絡在一起,只要是個聰明的人,就會聯想到其中有事發生。

市委市政府裡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從各級領導到大小秘書,甚至列印室的那些小,小車班的駕駛員們,只要進了機關這個大熔爐,再蠢笨的人都會變得聰明起來,善於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注意官場風向變化,站對隊伍,靠攏領導,實際上這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平時百分之八十的精力也是放在這上面。

在去年的那場官場大變動中,除了李書記是第一贏家之外,最令**跌眼鏡的就是,主管文教衛生廣電的副市長周仲達當上了代市長。

通常來說,市長接任市委書記一職後,由常務副市長接任,然後等組織程式完成,成為下一屆市長,但是江北市原來的那位常務副市長健康狀況堪憂,癌症晚期,已經不能勝任領導職務,也不知道哪位省裡領導拍的板,居然點了排名相對靠後的周仲達的將,讓他當了這個代市長。

為什麼要讓資歷最淺的周仲達做代市長,這裡面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深諳官場之道的人都知道,這是各方面博弈的結局,李治安調任書記之後,最有希望擔任江北市長的有兩個人選,一是市委副書記王大慶,這是李書記的嫡系人馬,南泰班子裡的大將,還有一個是副市長秦松,他是江北本地官場的代表人物,從政多年來成績顯赫,人緣也很好,省裡大概是短期內難以作出抉擇,才臨時將周仲達放在這個位置上。

官場規矩是,只要組織部沒有找你談話,這件事就沒有定局,所以江北市未來的市長究竟是誰,沒有人能猜得出,但他們知道一點,那就是周代市長的希望反而最小。

甚至連機關事務管理局的食堂大師傅都懶得去為了周代市長的口味學習一下偏甜的南方菜系,而是一如既往的研究著鹹辣口味的南泰土菜,小車班那些油條們更是不願意去跟周代市長。

司機和秘書一樣,屬於領導鞍前馬後最親密的跟班,跟了哪個領導,基本上一輩子就是這個領導的人了,領導們對下屬往往也很照顧,比如前任市委書記的司機,在領導調進省裡之後,直接進入交警隊當了個大隊長。

人比人氣死人,司機們雖然沒有秘書們野心那麼大,也是有上進心的,誰願意跟著沒前途的領導混啊,所以唯有老實巴交的老張師傅跟了周仲達當駕駛員。

雖然幾乎不被任何人看好,但是周代市長和他身邊的人,卻從未放棄過希望和努力,代市長這個臨時職務,說明周仲達和王副書記,秦副市長一樣是站在起跑線上的競爭者,雖然有著諸多不足之處,但他也有自己強大的資源,那就是省城的人脈。

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放棄,這是周仲達的人生信條,他把這種信念也傳授給了自己的秘書,當週文拿著報紙急匆匆的走進市長辦公室的時候,周市長很冷靜的揮著手中的江北晚報說:“這個記者很會抓新聞。”

周文說:“要不要給報社打個電話,查查到底怎麼回事?”

周市長說:“巧合而已,如果是針對性的事情,就不會進行美化。”

“可是,萬一被人注意到,再聯想到換駕駛員的事情,只要一查……”周文很不安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