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裡發出來的同情的(這是發展幾千年沉澱的思想)。因為在農村人的傳統中,老了後有人送終是很關鍵的,而女孩子長大後嫁出去就算外姓了。罵人時罵他老了沒人送終,別看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話,是一種揭傷疤的罵法。
辦完所有的正事,街上的人也多了起來。逛街就逛了個熱鬧,有人才有熱鬧,有熱鬧才有逛頭。如果敞開大街讓你一個人去逛冷清的大街,即便是給你擺上世界上所有的物品,你估計沒有興趣去轉悠。
這會兒大集剛上來,做生意的人已經擺好了攤位,遠路的人才往來趕,街上還不擁擠。
像這種農村的大集,一般都是前半年集上的人不太多。秋天過後,隨著天氣逐漸冷下來,一集比一集的人多,到了接近年關的一年的最後幾集,真可以達到摩肩接踵、揮汗成雨的地步,逛街都是用擠的。
那時候是生意最好的時候,往往一年收入的一少部分都是來自那幾集。當地做生意的人就會封鎖了道路不讓車透過,整條街會變成購物的聖地,也是小偷活動最頻繁的時候和地方。
現在還只是剛剛入秋,離年關還早,街上的人就是到了中午最多的時候也不會太過誇張。
娘倆走在街上,東張西望,好奇不已。
看到街上有賣棉花糖的,小丫丫也不說要,就站在跟前嚥著口水。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逛過街,還不懂得向父母撒嬌要東西。以前看見張大帥不跑就已經是萬幸了,還哪有上前撒嬌的道理?
張太平不由得一陣憐惜,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年齡正是在父母懷裡撒嬌,上街總是會纏著父母要這要那。而丫丫彷彿失去了這項技能似的,很懂事的只是看看,卻不開口要。
“想要什麼,告訴爸爸,爸爸給你買。”張太平將丫丫架到脖子上,來到賣棉花糖的車子前。
“多少錢一團?”張太平問著賣的車主。
“一塊錢一塊,要幾塊?”
“來三塊吧。”
賣棉花糖的中年人麻利地搖動機器,不一刻就搖出三團雪白蓬鬆如棉花的棉花糖。這個中年人還好,沒提前做出來掛在車子上的鐵絲上,那樣風一吹既不乾淨又容易消融了。現場製作是費些事,但卻勝在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