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起來很容易。朕下一道聖旨,京畿一帶的官員凡是家裡有田產的,一律要一半種小麥,三分種番薯,一分種玉米,一分種棉花,違背者以抗旨論罪。朕再特許愛卿成立一個督查隊,配備一百個衙役,督查隊長有你找人擔任,衙役也可以你來挑選。衙役的俸祿都由朝廷負擔。隊長就設定為一個,嗯,官兒小了也不行,就設定為四品官吧。這個督查隊專門查處這些阻撓新種推廣的人。”
陳遠恒大喜,這樣一來,推廣新種就會快上很多。
謝恩之後,陳遠恆想了想,欲言又止。
皇帝很是精明,一下子就發現了,問:“愛卿還有何顧慮,但說無妨?”
陳遠恆,一咬牙說:“臣能體會到陛下愛民如子的心情,可是,臣觀察看到的情況,因為失去土地的百姓越來越多,京畿一帶當佃戶的百姓幾乎是普遍情況。再加上京畿一帶比較太平,因此,百姓繁衍很多,就是都當佃戶,也沒有這麼多的土地給這些人種啊?還好因為地靠京城,很多人進城來做工,要不一定會發生變亂的。京畿一帶因為人多地少,因此這些大戶們對待佃戶都很苛刻,這些佃戶僅僅夠裹腹的,若是家裡有個什麼事情,或者是有個災害的,這些百姓們就會立刻一無所有,那個時候,京畿一帶的安全都堪憂啊。”
這種不定因素歷朝歷代都存在。皇帝也是知道的,皇帝說:“這個情況,朕也在一直都留意,因此,一旦有小災害,就立刻開倉放糧。這個危險,戶部的官員,御史們也有上奏的。可是都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
陳遠恆說:“其實這個問題,京城中大多數官員都知道,就是臣沒有出仕的時候,也知道。也是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後來,臣到了江南出任地方官。先是從小縣令做起。臣發現,在江南一帶也有著這樣的問題出現。因為江南一帶的富商很多。富商們賺了錢就會大肆的回鄉買地,這樣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百姓手裡的地越來越少,佃戶們越來越多。還好的是江南一地天氣暖和,可以一年兩熟,因此大多百姓生活的還不錯。但是一旦有災害來臨也是沒有保命的餘糧啊。臣在當地方官的時候,因為想法子增加稅收,就鼓勵商人經商,還給了許多的優惠條件。特別是兵災來的時候,為了多安置那些災民,在開店鋪方面提供許多的便利條件,比如說,免稅收一年,或者三年,給貸款扶持等等。這樣一來,臣治理的那個小縣城經商的多了,開工坊的多了,漸漸的,那些不止是那些災民們在工坊裡做活,還有那些佃戶們也來工坊裡做活了。做工的百姓多了,家裡明顯富裕了一些,當再次有災害來的時候,比如說後來的旱災,臣治理的那個縣城和德慶一地基本上都不怎麼需要朝廷的救濟,百姓們自己都能救助自己了。”
這些話一說,在皇帝的心裡掀起來滔天巨浪。這個農民失地,土地兼併的現象,在歷朝歷代都有。其實每一個王朝,農民起義都此起彼伏,都是因為失地農民活不下去了,才這樣的。這樣威脅帝王統治的重要事情,每一任帝王都想解決,但是都沒有方法,難道要在自己手裡解決?
想到這裡,皇帝不淡定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六十二章 發展工商
皇帝有些激動的問:“愛卿想要說的是,要想解決失地百姓的問題,就是要發展工商業嗎?可是大楚是以農立國啊?金銀綢緞再多,也是飢不能食,渴不能喝啊。還是要以農為本啊?”
陳遠恆說:“皇上所憂慮的糧食問題,不久之後都能得到解決。第一,我們現在正在極力的推廣新種,幾年後新種一推廣開,糧食問題就解決了。第二,即使是現在新種還沒有全面推廣呢,我們大楚這兩年,又是要給西北的將士們提供糧草,又是要安撫受到旱災,兵災的百姓,不是也沒有缺少糧食嗎?”
皇帝立刻說:“哎呀,朕怎麼忘記了南洋這個產糧食的地方了。恩,這海貿一開,先是新羅,高句麗,倭國的糧食都流到大楚來,解決了我們大楚很大的糧食問題,後來又有夷洲島這個寶島,產糧食的大地方,我們大楚的軍糧供應也沒有了問題。現在又有南洋一帶的土地,雖然現在出產不怎麼多,但是,聽說你們陳家,還有許多大楚的富商官員們都在那裡買了土地,估計這些土地全部開發起來,也要兩年,那個時候就能更加供應大楚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新種也推廣的差不多了,那哪裡還能愁糧食啊?”
陳遠恆說:“正是,既然我們大楚未來不用為糧食的問題發愁,那我們要解決這些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