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多謝公主姐姐。多謝文蕙妹妹。文蕙真是料事如神啊。”
陳文蕙嘻嘻笑著。
陳遠恆老懷大慰。
在那個秘密的山洞裡,停止練功,準備休息的美人正在看著書信,看完之後大怒:“萬兒真是個豬腦子,居然目光短淺,讓三皇子去了吏部,去那裡幹嘛,都是臣子,皇家的事情,是臣子能做主的嗎?現在倒是好,人家四皇子主動要去工部,她還居然不讓去,反而讓去兵部,真是蠢的要死啊。這兵部是幹嘛的?是掌管兵權的,她這是正中了四皇子的計策啊?這麼淺顯的聲東擊西,她都看不明白,這幾年的年紀都長到了狗身上了嗎?”
送信的那個影子一聲沒吭。
過了兩日,皇帝在儲秀宮裡和兩個小陳貴人一起說話,陳文華說:“皇上,今天既然有清興,不如我們姐妹跟著皇上到姑姑宮裡,我撫琴,妹妹跳舞,為姑姑和皇上助興?”
皇帝一聽很是高興,就帶著兩個陳貴人去了鍾粹宮。
鍾粹宮裡,陳貴妃早就準備好了美酒佳餚。皇帝很滿意,一邊吃喝,一邊聽陳文華彈琴,一邊看陳文娟跳舞。
等一曲結束,陳貴妃看皇帝很高興,整了一下發髻,鄭重的來到席前跪下說:“陛下,本來,今天的宴飲,陛下很高興,臣妾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打擾您的清興,但是臣妾蒙陛下信任,管理後宮,身負重任,這件事,不得不上奏。請陛下恩准。”
皇帝很奇怪問:“什麼事情還要愛妃行此大禮?”
陳貴妃說:“啟稟陛下,這個可是關係我們大楚國祚的大事。”
這下子皇帝清醒了,問:“什麼事,愛妃快說。”
陳貴妃說:“陛下,前幾天,讓三個成年的皇子到六部歷練,這個是好事。一來,可以鍛鍊皇子們,二來減輕皇上的負擔。人家說,上陣還要父子兵。這兒子為父親分憂,天經地義。”
皇帝點點頭。
陳貴妃接著說:“可是,我朝的設定是沿襲前朝設定,一共有六部,兵,刑,禮,戶,吏,工部。這一次,周王去了戶部,齊王去了吏部,晉王去了兵部。可是皇上,我們大周朝只有六部,皇子們卻只有三個啊?本來還有一個太子,但是他忤逆犯上,犯下謀反大罪,已經被廢為庶人。還有一個五皇子,還是個孩子。這樣算下來,陛下的子嗣並不多啊。”
皇帝聽了,漸漸的鄭重起來。
陳貴妃說:“皇上既然信任臣妾,委託臣妾管理後宮,臣妾就不能坐視不管,屍餐素位。臣妾請求,為了大楚的國祚綿長,為了天下,為了宗室,請皇上光納後宮,以求多有皇子降生。”
皇帝皺著眉頭說:“朕這不是已經納了大小陳貴人了嗎?”
陳貴妃說:“雖然臣妾的這兩個侄女正值青春年華,但是,皇上,子嗣的事情,關係重大,兩個後宮哪裡能夠呢?放眼看這個偌大的後宮,臣妾已老,萬德妃都抱孫子了。其餘幾個妃嬪,不是老就是病的,哪裡能給陛下帶來龍裔啊?臣妾請求採選,充實後宮。”…
皇帝說:“唉,朕是個男人,怎麼能反對採選呢?前幾年王皇后妒忌,一到採選就敷衍了事,後來,因為兵災,旱災,對蠻族用兵,國庫空虛,後宮中都要節儉生活呢,哪裡能養得了那麼多宮人呢?現在日子倒是好過了,雖然還在對蠻族用兵,但是有海貿的利潤,有上海城和新光城的收益,朕的國庫倒是豐盈起來。這個時候後宮按說也能養得起大批的宮人了。可是百姓們,連番遭災,才過了兩天太平日子,還沒有富裕起來呢,就要經歷採選,能不怨恨我大楚朝廷嗎?算了吧。愛妃的心意我朕領了。”
陳貴妃笑著說:“陛下愛民如子,臣妾由衷感動。臣妾也心疼百姓,所以才建立醫院,開養善堂,把自己的嫁妝都捐出去。可是大楚的國祚綿長也很重要。所以,臣妾想了一個法子。”
皇帝很好奇:“愛妃有什麼主意?”
陳貴妃說:“請陛下下旨採選,但是這一次採選,只是在勳貴世家,文武百官的家眷裡選。這樣不是,又能充實後宮,還不會擾民了嗎?也給了勳貴世家和那些文武百官一個得沐聖恩的機會。”
皇帝大喜,連忙從御座上下來,扶起了陳貴妃無比深情的說:“愛妃真是賢良淑德,可以比美古之賢后啊,不但不妒忌,處處以大局為重,還足智多謀,這真是個好主意啊。朕明天就召禮部的官員來辦理這個事情。只是這採選的把關,還是要愛妃親自來。一定要選賢良淑德的人才是。朕可不想這個後宮被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弄的烏煙瘴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