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也出現了許多新的面孔,這些面孔,有十歲左右的孩童,也有白髮蒼蒼的老者。
毫無疑問,他們大多數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一舉及第,成為天子門生,從此飛黃騰達。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人,抱著另一種夢想,來到了神都洛陽。
而與此同時,清心書院和大周武院也迎來一個新開始,書院和武院都將招收一部分優秀人才。
經過幾年的發展,天下讀書人逐漸明白,並不一定非要科舉及第才能有大作為,能夠進入大周武院或者清心書院,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顯而易見,不管是一舉中第,還是進入大周武院和清心書院,都是非常困難的。只不過,讓天下讀書人多了選擇的道路而已。
當然每個人生下來,並不一定就是當官的料子,還有可能就是當兵的材料,也很有可能適合於研究。後兩種不管怎樣,武柲在原先規定了,便是走精英路線,所以入學把關相當嚴格,為此他還讓武院和書院設定了關卡,經過層層選拔之後,方能進入其中學習。
這一點,也讓讀書人十分無奈,也正因為此,兩年來,招收到的學子,也是十分優秀,如果能夠正常發展的話,武柲相信,二十年之內,大周的科技研究將會超過前代所有的總和。
就比如說,有一個叫周卓的數學天才,竟然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之後十位,比祖沖之的七位又多了三位,也從某一個方面證明了祖沖之得出圓周率是何等的精確。
這件事情讓武柲震驚的同時,也頓時明白,任何時代都不缺少天才。只是缺少讓天才發揮特長的環境。那麼他,武柲,將會給這些天才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讓科技成為新的生產動力,促進大周的良性發展。
就在大周武院和清心書院入學考試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三司歷時半月的審理,終於將近三百人的案子審理完畢。每一個人都有罪名,而且罪名都幾乎成立。所以在報知女皇之後,女皇心中早有定數,便御筆一揮,隨即批覆。
於是乎,反叛第一人李千里早在武柲限定的期限內被擒獲,如今全家籍沒的同時,他自己被處以極刑,李昭德腰斬,李嶠免官。王及善免官面壁思過,李元素、姚璹等二百多人流放各地戍邊。
與此同時,姚元崇檢校內史,宋璟檢校侍中,婁師德拜為為文昌左相,豆盧欽望拜為文昌右相,唐休璟入朝拜為天官侍郎。並鳳閣鸞臺平章事,正是進入政事堂。積石軍經略使武攸緒調回金吾衛,為右金吾衛大將軍,頂替已故的武懿宗。已經在半路上的張說回朝,任地官侍郎,並鳳閣鸞臺平章事。從而也進入了政事堂。
如此一來政事堂十位正副宰相,其中五個便是理學官員,剩下的婁師德、豆盧欽望、唐休璟都是站在武柲一邊的,至於楊再思和蘇味道雖是女皇的人,但如今明哲保身下,不會有什麼反駁意見,如此一來。政事堂便基本上算是魏王武柲的人。
如此明顯的安排,百官要是還不明白,那多年的官場也就算是白混了。
李顯和李旦的心中更是明白,魏王成為皇儲已經勢不可擋,而且這段時間,一向明哲保身的太平公主,也隔三差五的就往兩個哥哥的府中跑動,而且帶了不少的珍稀之物,她雖不說什麼,但李顯和李旦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太平公主一定有事。
只是妹妹不說,二人都不知道如何問詢,要知道如今女皇的三個兒女中,唯有太平公主是深受女皇寵愛的。太平公主的食邑加到了五千戶,比大週三位親王的食邑都多,從這一點看,太平公主比他們當哥的可是強多了。
而此時,朝中李唐舊臣處斬的被處斬,免官的免官,流放的流放。頓時,讓李顯和李旦感到了壓力如山大,難道接下來便是他們了嗎?
東宮內。
這兩天,李旦心神不寧,就連平日裡沉湎於聲色的興趣也沒有了,他白嫩的臉上,滿是憂愁。自從幽閉東宮以來,他便開始沉湎於聲色,如今倒是養得白白胖胖的,他一身錦衣,在亭中坐立不安,他在等太平公主。
自太平主公來過幾次後,他便知道是母皇允許太平來看自己,他已經把太平公主當成了主心骨。
“父王在憂慮什麼?”身後傳來了一個少年的聲音。
李旦轉身一看,竟是自己的三兒子,隆基,這個孩子如今也不過十二歲,卻已經十分懂事,他非常喜愛,只是如此大的年紀,卻還未出閣,他有些愧為人父,於是便說道:“三郎啊,天氣還冷,多穿點衣服。”
李隆基躬身道:“多謝父王憐愛,父王是在等太平姑姑嗎?”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