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鬧好了是大喜事,鬧不好就——趙長寧畢竟在外頭待了一段日子,對京中風向還有些不明。
而崔貴妃可以說是皇帝身邊十分親近的人了,外頭的事情不好說,可是宮裡有什麼風聲,崔貴妃不應該不知道。
偏偏崔貴妃確實是不知道,頓時就驚了:“我沒聽到一絲兒風聲!”
封太子可不是皇帝上下嘴皮子一碰,然後一道詔書就完事了的,必要有各種配套硬體,比如金印冊寶、服飾佩戴、儀仗用具等等,這些都得準備,太子和親王級別那是不同的,待遇自然也不同。
還有趙長寧若是封了太子,那他老婆英王妃自然也要升級成太子妃,那必要還有她的相關配套硬體,別看這些東西瑣碎,但卻是必不可少的,準備起來,至少得一兩個月,還得是不管旁人先緊著他們來。
於是趙長寧鬱悶了:“莫不是父皇真的在同我開玩笑罷?”開玩笑也就罷了,可是皇帝拿這種事情開玩笑,想想就讓人覺得驚悚啊,裡頭還不知道打了什麼主意!趙長甯越發覺得方才在乾清宮不夠謙遜。
“你父皇什麼性子,會拿這種事兒開玩笑?”崔貴妃眼睛一瞪,看的趙長寧苦笑,便也知道兒子不過是說笑——誰都知道皇帝不是個喜歡開玩笑的人,所以這是真的。
正當母子兩個大眼瞪小眼的時候,外頭響起了敲門聲,是花鈴:“娘娘,乾清宮李公公來了。”
李中的到來讓母子倆都覺得有些意外,畢竟這個時候,身為皇帝身邊的大太監,他應該是忙的團團轉。
“娘娘,王爺,皇上叫奴婢來喚王爺,說是時辰快到了,”李中笑眯眯的道:“還有,九殿下也務必跟著。”
趙允臨剛好被伺候著穿好大禮服進了屋,他又長高了一些,看著同趙長寧倒有四五分相似。
剛踏進門的少年聽見李中的話就是一愣,不由道:“李公公的意思是……”
因為趙允臨很得皇帝寵愛,又是年紀最小的皇子,皇帝想要他承歡膝下,是以過了十五歲,尚未封王開府——其實王府已經建好了,只不過主人沒來,就只能空著。
不過也因為如此,趙允臨就不能算是成人,所以也並未參與朝政,祭天活動是皇帝帶領諸大臣——包括參政的皇子,所以有趙長寧,但顯然沒有趙允臨的份兒才是。
在祭天之前是要先拜太廟的,往年的時候,趙允臨只是跟著皇帝拜太廟,然後皇帝帶著大部隊去祭天,他就回宮找媽媽了。但如今李中特意提起,顯然不可能是隨口胡咧咧。
“皇上的意思是,九殿下如今的年紀,也到了該替父兄分憂的時候了。”李中道。話不用說的太明白,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帝這是想要栽培小兒子了。
畢竟皇子雖然尊貴,可也是沒有任何實權的,比起幾個封王的哥哥,那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趙允臨忍不住歡呼了一聲,雖然捨不得爹孃,但他長大了,也向往外頭的花花世界啊,年輕人麼,關在皇宮裡也是覺得憋屈。
而崔貴妃和趙長寧卻是默默的對視了一眼:這是皇帝打算替趙長寧增強實力的節奏?
畢竟是同母所出的皇子,趙允臨又很明顯不是那野心勃勃的,肯定不會跟親哥爭,又,他跟趙長寧兄弟感情最好,所以他手上的勢力,天然就是趙長寧一派的。
趙長寧略有所悟了,也許封太子一事是皇帝突然起意,但這又確實是皇帝的心意,並非是試探或者其他的什麼,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使皇帝下定了決心。
不過確如李中所說,時辰快到了,也容不得母子倆再細細討論,趙長寧押著弟弟告辭了崔貴妃,跟李中一道走了。
正旦日天氣很不錯,豔陽高照,就是風有些乾冷,代璇好不容易叫人開了窗子透口氣,就聽見院子裡有人大呼小叫起來。
瞧著睜開了眼睛咧起嘴巴要哭的龍鳳胎,代璇便是火氣上湧,扭頭就想把那咋呼的人給拍死。
哪知道還沒開口,就被一個大炸彈給炸暈了:“王妃大喜呀,咱們王爺被封為太子啦!”
神馬?代璇一個愣神,就聽見外頭眾人咋呼起來,連忙出聲呵斥倒:“都閉嘴!誰是報信的?給我說清楚到底怎麼回事!”
然後就聽見外頭那人站在窗下巴拉巴拉了一通,最後表示英王趙長寧,確實在今天更進一步,成了太子了,這是皇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兒宣佈的聖旨,不會錯的。
老公升職了?代璇還蒙著,侍立在側的幾個丫鬟僕婦當下便躬身祝賀代璇榮升太子妃。
然後代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