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84章 壯士斷腕,名將的抉擇

正史中的宋軍經歷了富平大戰的慘敗過後,由吳玠收攏殘兵繼續死守抗擊之際,便有人勸諫其退守漢中,以保全實力死守住川陝要隘門戶,而吳玠卻慷慨直言“我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堅壁臨之,彼懼吾躡其後,是所以保蜀也”而斷然拒絕,隨即他指揮部署,據險接連打退由完顏兀朮所統領的十餘萬敵軍猛攻,並派遣敢死將士從斜側殺出,阻斷金軍運糧通道,又趁著敵方震恐敗退時趁勢追擊,大敗金人,而射傷主帥完顏兀朮狼狽逃去,終於致使金國放棄攻入四川的戰略計劃。

然而吳玠之所以能長久力保住通往大散關的要隘和尚原不失,非但是因為他指揮若定、作戰勇猛,也全因有各處百姓自發向宋軍輸送糧草。而吳玠體恤民心以銀、帛償還,也使得越來越多的百姓向和尚原駐守的宋軍輸送糧秣。就算金軍設保伍、連坐厲發大肆捕殺運糧的宋人集,但是鳳翔、隴州各地百姓也依然冒險冒禁送糧,而長達數年之久......

可是此時的吳玠卻很清楚,就算自己可以利用和尚原一帶多是山谷,且路徑窄隘、陡壁環立的地勢,而使得騎兵佔據絕對優勢的齊朝兵馬大多也只得徒步作戰,也足以據險抵禦數倍於己的敵軍,可是和尚原與其他州府相距遙遠,後勤補給恐怕難以為繼。縱然自己早已是竭盡全力的團結治下民眾,可是宋民百姓,未必會如抵禦金虜外寇的進犯那般同仇敵愾,相反的這幾年時間裡,陸續也有不少迫於生計的鄉民暗中越境投到齊朝治下,想要調動得諸地子民敵愾心思,而眾志成城的對抗蕭唐,恐怕也是無法成事。

何況齊朝今番來勢洶洶,也未嘗不會從和尚原東北面箭筈關、攏安寨方向分兵侵入,會師於和尚原兩面夾攻(正史中金軍大將沒立率兵馬抄後呼應完顏兀朮,卻為楊政所部宋軍擊退),如此據險抵抗的守軍反而將陷入死地,縱然能使得強行攻打的齊軍傷亡慘重,但是從戰略大局上思量也仍舊難以扭轉敵軍得隴望蜀的勢頭......

按吳玠預想,依託和尚原險要只可堅守得一時,為了儲存實力,麾下諸部軍旅也已然要準備往南撤離,而倚仗仙人關、饒鳳關一帶險要構築堅固的防線。如此就算是甘隴一隅的軍州也將落入齊軍之手,後勤糧秣運輸也有了保證,這才可盡最大的可能長久保住川蜀之地門戶不失。

是以當各部齊軍趁勢又攻克了隴州、秦州治下前沿的幾處縣鎮砦寨,吳玠所統領的宋軍也並沒有分散兵力馳援。一批批的甲仗戰襖、糧草軍械卻開始往南面大散關的方向轉運輸送而去。而由吳玠委以重任的楊政雖然率領七千禁軍於和尚原地域所修築的堡壘軍寨駐紮防禦,果然也有齊軍精銳奔襲而至,也立刻用勁弓強弩輪番迭射,而對於強攻的齊軍兵馬造成一定的傷害。

然而位於和尚原東側,吳玠當然也不會孤注一擲的選擇與發動全面侵攻的齊朝大軍立決勝負。而是穩紮穩打,徐徐後撤,但凡察覺到哪一處的軍州面臨敵軍的侵攻壓力實在太大,分兵救援恐怕還要牽扯得更多的兵馬泥足深陷,吳玠會斷然選擇放棄那顆棋子,不會選擇與敵方展開拉鋸一般的爭奪張,以儲存己方軍力,而至少在眼下仍然竭力抵抗猛攻的州府軍寨,所能發揮出的作用便是儘可能拖緩齊軍進逼侵吞的勢頭。

戰爭到了這個份上,已經成為雙方主帥戰略層面上的博弈,非是謀一城一隅,而務必須衡量敵我雙方全盤進退攻守間的利害得失。只不過吳玠這邊既得宋廷將西線防務要事交託到自己手中,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在宋朝而言卻最容易招致國君與權臣猜忌,不得已吳玠一面須要儲存實力,一面卻還要派遣快馬速往宋廷陳情奏請。否則哪怕是自己經過深思熟慮而有所取捨,奸臣自會坑你,而雖有一腔熱血卻不曾設身處地體察過戰局的所謂忠直臣子也可能會彈劾抨擊你畏敵怯戰、不施救援而致使疆土淪陷,也就如當初小種相公被朝廷逼到了份上,而存萬一的可能主動撞進金軍的包圍圈一般.....

戰事延續到以後數個月的時間當中,雖然前線雙方將士都在流血犧牲,但是當中最會感到焦頭爛額的,也是那些原來與齊朝接鄰軍州的宋軍守將。守城一方雖然能儘可能消耗攻城一方的軍力,但同樣也意味著己方徹底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權,而久盼不得有援軍前來,幾個月的時期之間,沿鞏州、隴州、秦州等宋廷治下軍州相繼告破,除些許強攻奪取的城郭以外,其餘各處因苦盼也不得同僚援手,相持了一段時日,也是先後豎起降旗,而獻城歸降了。

然而明明是又輕易攻克下宋廷治下的集諸路州府,如今官居陝西經略使的韓世忠,在聽聞得吳玠所部宋軍動向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