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9章 十二副寶甲,大郎當取一件

湯隆向蕭唐說罷,隨即將手中那一團呈金色的物件拎在手中一抖,驀的金光一閃,蕭唐眼見湯隆便將那件似是背心軟甲的高仿品用雙手拎住。

蕭唐將那軟甲從湯隆手中接了過來,又掂量了一番,覺得這輕甲只約莫五六斤重,上面的雁翎甲片也多是以細鱗鎖子鋼環串聯而成。做工十分精緻,手藝比起汴京器甲所、御前軍器所、製造軍器所和都作院等汴京官門軍械作坊內鍛造手藝精熟的作頭、鐵匠也是隻高不低。

而湯隆眼見蕭唐端詳著自己費心竭力打造的軟甲似乎也甚是滿意,他也十分的得意的說道:“兄長那家傳的雁翎圈金甲做工果然繁複的緊,單是雁翎甲片的打造擇材便要十分講究。小弟反覆推敲,估摸著兄長那家傳寶甲的製作之法不只有我大宋造甲的手法,似乎也結合了青堂羌打造鍛甲的手段,便嘗試將大多甲片熟鐵鍛成薄片,出火後頻加冷錘堅性,用銼開齒使,其厚度較之先前減少七成上下。

小弟也曾拿寶甲試過,在距離五十步遠用強弩來射甲也不能射進去。凡是以箭簇貫射甲上的扎片,箭簇鐵堅大多反捲也穿不透鐵片。這才算是仿造兄長那雁翎圈金甲打製得神似形也似,也好教山寨弟兄們征戰廝殺時能夠用上。”

蕭唐又向侃侃而談的湯隆望將過去,發現這個金錢豹子臉上、身上的麻點似乎又多了一些,雖說湯隆嗜賭,可是他在打造軍械上倒頗有獨妙的匠心,如今也的確是能夠一展所長,日後寨中兄弟多出件類似金絲背心、烏蠶衣的護身法寶,起碼也不必再擔心身中流矢暗算,在衝鋒陷陣時生命也能得到極大的保障。

可是......如此珍貴的輕甲卻只有十二副麼?

蕭唐再向湯隆說及寨中軍械作坊倘若能再多些鐵匠幫襯,是否能加快再多打造出些輕甲的時候,湯隆卻搖了搖頭,嘆說道打造恁般不依尋常手段製成的軟甲,無論是煅燒鐵坯、掌控火候、材料選擇,全憑個人長期積累起來的經驗,就算多些人手同時打造同樣的東西成功率反而更低。每個人手法火候不一,造出來的軍械甲冑軟脆差異明顯,就算打造成型,最後入手也難成正品。

何況大宋官方打造軍械甲冑的機構實行分工協作,京師與地方州郡兵器作坊下轄光是製作鎧甲就要分大爐作、小爐作、穿聯作、磨鋥作、摩擦結裹作、頭魁作、熟皮作、頭魁衣子作等許多作坊,二龍山大寨中的鐵匠作坊畢竟還是人力有限,一邊趕工按雁翎圈金甲的樣式製造輕甲,一邊還要打造其他軍械難以做到面面俱到。這些年來湯隆能打造出十二副輕甲來,已是日夜不輟的反覆嘗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湯隆又說及宋人以熱鍛手法制出的甲片,在處理正火,回火,淬火與退火熱的工序時的手法固然精妙,可是便如宋國重步兵裝備步人甲,雖然是能覆蓋全身的重型鋼鐵扎甲,可是也只能不斷透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也會有大幅降低士兵行動力的弊端。而西夏人打製用多塊較小的長條鐵甲片層疊縫製的札甲,尤其是青堂羌極擅用冷鍛的法子造甲,可是這種方法搬到大宋卻很難成功(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之中《卷十九器用》中有載:青堂羌善鍛甲,鐵色青黑,瑩徹可鑑毛髮,以麝皮為綇旅之,柔薄而韌......)。

似乎也是由於夏國地界所產的原材料與宋境產出的大有不同,在硬度、塑性、強度上都有偏差。加之宋境內作坊的鐵匠本來就很少有人對夏國的造甲工藝所知甚詳,又如何能想到結合宋夏兩國的打造技術仿製造甲?

也是得益於湯隆是延安府治下知寨官之子,是邊庭西陲出身,不但對夏國造甲的工藝十分了解,又有祖傳的鍛造手藝,是以才能做奇思妙想盡可能利用徐寧家傳的雁翎圈金甲而打造出恁般輕甲來。關於鐵石礦料的擇選,還是湯隆憑託主管鏢行營生的楊林有意進購些西夏特產的特料,幾年積累下來再加以不斷的嘗試改良,現在湯隆便是仍想打造輕甲,原材料卻早已用光,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仿製寶甲的事宜也只得暫時擱淺下來。

蕭唐也清楚打造兵刃、盔甲時原材料的選擇,主要還是涉及到了各地鐵石礦料的含碳量,看來以熟鐵為生產原料的甲片用冷鍛技術可以相當大程度的提高鐵甲片緻密程度,從而也使得甲片的硬度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可是鋼鐵來源的材料各有不同,要不怎麼說烏茲精鋼等外域產出的材料在中國曆朝各代都極負盛名?

想到這裡,蕭唐便伸出手來拍了拍湯隆的肩膀以示鼓勵,又說道:“湯隆兄弟勞苦,雖然現在只打造出十二副輕甲也極為難得,我再教汴京楊序、鏢行楊林那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