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五諸侯滅秦。
與劉邦相爭天下,卻又在鴻門宴上放過了劉邦,這邊不得不說是項羽的一個遺憾。
項羽最終也沒有得到天下,垓下之戰,英雄未路。
當初起義之時項羽曾獨自斬殺殷通的衛兵近百人,嚇得眾人趴在地上不敢動彈,後來的百餘次大戰每次都身先士卒殺兵斬將,於最後的烏江邊上更是步戰騎兵獨殺數百人!不愧為中國史上最強武將!
李清照有詩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明玄不敢想象,一柔弱女子,是如何做出此等之詩。
後世的現代文學作品中,有人曾這樣的點評項羽,“項羽拔山蓋世之雄,喑嗚叱吒,千人皆廢,為什麼身死東城,為天下人笑?他的失敗原因‘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兩句話包括盡了。但是,這並不是儒家所主張的仁義道德麼???!
劉邦立汗,中國歷史上,皇帝再無一英雄!
漢武帝時,明玄出面,以一得道高人的身份,制止了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理念。而是指點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如何治理江山,讓道家學派,從此奠定基礎,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家,而第一教,自然也就是明教了。
東漢末年分三國,這是明玄曾經最為夢想的時代,曾幾何時,明玄也在看書之餘,思考自己如何能穿越到三國。
有了這麼好的機會,明玄這次決定不在放過了,領著變為壯漢的墨玄,明玄在漢靈帝時,來到了青州地界。
明玄讓墨玄掛著一個藥匣子,舉著一個“治病救人”的牌子,身穿一樸素的道袍,在青州地界遊晃起來。
明玄一聖人,凡間這些區區小病,弱是都治不了,那明玄也枉為聖人了。所以明玄之能,也傳了出去呀,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有一個得道高人,治病救人,不管任何疑難雜症,在他手中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治好。
名聲打出去了,所以前來治病的也就增加了,但是明玄居無定所,所以雖然有不少人尋找,但是能找到的卻並不多。
當明玄晃悠到北海之地的時候,在東萊附近的時候,一英氣男子將明玄與墨玄兩人攔住了。
墨玄背後還掛著一個“治病救人”的牌子,腰間挎著藥匣子,這正是最近盛名遠揚的那位神仙之人啊。
那英武男子將明玄與墨玄攔下後,單膝跪地,懇求道:“太史慈求求仙長大發慈悲,救我母親性命,太史慈願當牛做馬,報答仙長之恩情。”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也。身長七尺七寸,美鬚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十分好學,家中父親早逝,有一年邁老弱的老母臥病在床,原本殷實的家境,也因四處為其母求醫看病,變得落敗了。
但最讓人無奈的是,家境的變化,並沒有讓母親的病治好,反而因為急病亂投醫而變得越發嚴重起來。
十分孝順的太史慈,不忍看到母親痛苦的樣子,於是四處打聽治病之能人,明玄的出現,讓太史慈看到了希望。
一百一十二 妙手回春
原來身前之人就是三國有名的孝子,太史慈。對太史慈的事蹟,明玄也從後世的穿越小說上面知道的一清二楚,念其心孝,明玄決定救他母親一救。
明玄不急不緩,問道:“你怎知我可救你母親性命。”
明玄近來的名聲實在是傳播的太廣了,以訛傳訛,難免有些誇大。有的說曾經見過明玄將一個已經死去多時的人給救活了,也有的傳明玄能讓人延年益壽,長生不老,都把明玄當做仙長來看待,不敢有半分不恭。
太史慈平日裡待人忠厚,為人仗義,更兼是一孝順之人,又知太史慈經常打聽能夠醫治其母之病的神醫,所有外面有什麼相關的訊息,都回來告訴太史慈,太史慈這才知道明玄的大名。雖然想帶著母親前去尋找明玄,但是明玄行跡飄忽不定,母親又臥病在床,讓太史慈也只能徒呼奈何。
最近又有人告訴太史慈,說那位能治百病的仙長正往這個方向來了,得到訊息的太史慈,每日早早的便來到了一個必經之路,等待了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沒幾天,苦苦等候的太史慈終於看到了傳說中能治百病的仙長,年齡雖然也就二十來歲,但是那氣質,就讓太史慈以武者的身份,直覺的感應道,眼前之人,就是能治療自己母親疾病之人。
“仙長妙手回春之術,早已傳遍青州境內,自然能夠醫治得了我母親性命。”想起自己母親痛苦的樣子,太史慈心中,也是一陣陣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