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結果,二月十二日,神州海軍就和俄聯太平洋艦隊在倭國以東四百海里的洋麵上遭遇了——當然,遭遇是對俄聯海軍說的,神州海軍是專門找上去的。俄聯艦隊司令託謝霍夫上將氣急敗壞地向海軍部臣川耶夫請示:打還是不打?

臣川耶夫難辦極了。這仗要打的話該怎麼打?雙方的力量對比他一清二楚。首先是神州的劍指北疆號上的一百二十架艦載飛機,那就已經把海上制空權抓得牢牢的了。太平洋艦隊再也沒有第三艘航空母艦了,遠東地區的俄聯空軍自顧不暇,應付神州空軍都在疲於奔命,根本沒有可能前來增援。白海艦隊和蘋果的海艦隊只能緊守歐朋地界,而且路途遙遠,鞭長莫及——兩大艦隊的司令員們全都對此深表遺憾,但臣川耶夫看得出來,他們心裡是在暗自慶幸。現在太平洋艦隊的軍艦雖說也有**十艘,但那只是一個數字,其中包括許多後勤支援艦隻,還有紅十字艦什麼的,真正的戰鬥艦只跟人家那是沒法比。而且神州海軍氣勢正旺,我軍士氣低落,所以打起來,贏面不大啊,臣川耶夫嘆息著。是不是可以憑藉我軍指揮員的機智勇敢跟他們較量一番呢?臣川耶夫搖了搖頭:這太渺茫了,在龐大的力量差距之下,海軍的遊移度是十分有限的;況且經過了鱷魚海峽一戰,誰敢說神州的海戰指揮不行?

可不打呢,好像也不容易。俄聯軍隊已經有兩次大規模投降了;雖然他們都是經過了“英勇奮戰”的,可是公眾輿論一方面對於避免了俄聯兒女們的無謂犧牲表示了理解,另一方面對俄聯上層和軍方那是一句好話也沒說過。“無能”、“飯桶”一類話是最輕的了;要求上層和軍方統帥集體辭職的浪潮一天高過一天。沒有辦法,至少也得打他一陣才能投降,臣川耶夫暗自下了決心,接著就緊急召集海軍部要員會議,看該怎麼打,至少面子上要說得過去。

海軍部的將軍們面面相覷,誰也說不出個子午寅卯來。倒是臣川耶夫的副手,海軍部副部長佐堅茲夫說他有一個幕僚叫華佐伯楚的,平時很有些機變,是不是可以找他來問問。

臣川耶夫現在也是病急亂投醫,馬上就讓佐堅茲夫打電話把華佐伯楚找了來,讓他給參謀參謀。華佐伯楚當然不說二話:當了人家的幕僚,自然就得給人家出主意。但這小子也確實有點鬼心眼,結果還真的讓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而且,如果不是神州海軍今非昔比,說不定雙方的這一場大戰,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各位將軍,我的這個計策,用神州話說,叫做‘絕戶計’。我們只消‘如此如此’,一定可以打神州海軍一個措手不及。當然,消滅他們是不容易的,但到時或戰或怎麼的,主動權就在我們手中了。”

此計一出,海軍部各位大員個個連連點頭。

臣川耶夫也大為讚賞,立刻就許了華佐伯楚一個願:“如果這條妙計真的實現,我就讓你來海軍部任職,領少將銜!”

華佐伯楚一聽感激涕零。他現在才三十一歲,是個中校,這下子可真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了。臣川耶夫也不多說,馬上讓人把華佐伯楚的“如此如此”作為指示發給了託謝霍夫上將,讓他依計行事。

接到了海軍部將令,託謝霍夫上將馬上就吃了定心丸。他立刻下令水上艦艇按兵不動,同時命令位於水上艦艇以東八十海里的海底潛艇加速前進,“繞過敵主力戰鬥艦只,攻擊敵登陸艇和運兵商船,擊沉得越多越好!”

這就是華佐伯楚“絕戶計”的要點:要“絕”掉神州的陸戰部隊,讓神州戰鬥艦隊只能回軍救援落水的陸軍指戰員,然後俄聯海軍相機突破。如果神州陸軍遭受沉重打擊,海軍這次出征也就失掉了意義,因為海上大軍的目標實際上不是俄聯的海軍,而主要是運送陸戰部隊登陸俄聯領土,佔領海參崴、苦也島以及俄聯在遠東的大片領土,進而向俄聯西部挺進,壓迫俄聯高層簽訂城下之盟。

十二日中午,太平洋上陰晴不定。神州的龐大艦隊節節進逼,但俄聯的戰艦消極避戰,大艦隊聚在一堆,擺出了一個捱打的架勢,但決不輕易出動軍艦迎敵。黎自蓬心懷疑惑,但他自認為手中掌握著強大的武裝,根本沒把眼前小小的俄聯艦隊放在眼裡。就在他準備下令艦載飛機對敵艦隊發射導彈的時候,耳機裡傳來了陸軍司令員柳正荀的聲音:“海龍海龍,我是麒麟,我是麒麟。”

“我是海龍,麒麟請講。”

“右白虎發現敵潛艇!”

敵潛艇襲擊運兵船!黎自蓬這一驚可非同小可。但他雖驚未亂,馬上說:“請告敵潛艇數量、方位、距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