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應該是心理距離和空間距離的雙重體現,起主導作用的是心理距離,起輔助作用的是空間距離。因此,生活中既有“天涯若比鄰”的朋友,也有“同床異夢”的夫妻。正如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在詩中所寫的:“人世間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以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為例,也許他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空間距離幾乎不變。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與孩子的心理距離在不斷變化,此時,儘管家長的m; Q值沒變,但是對孩子的作用效果則變化很大。
幼年時,孩子完全依賴父母,兩者之間的心理距離為零,孩子完全生活在父母的場作用範圍內。童年時,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但生活上還離不開父母的呵護,雙方心理距離依然很近,孩子受父母影響很大。
少年時,孩子在學校接受教育,老師和同學對其產生的影響力慢慢強於家長的影響力,孩子與家長之間的心理距離開始拉大,這時的父母如果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定位,還要求孩子像小時候一樣服從自己的意願,就會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青年時,孩子已經開始獨立思考問題,朋友、書籍、媒體、網路和社會對其影響增強,父母的作用強度進一步的弱化了,因此,很多家長無奈地感嘆:兒大不由娘,由他們去吧。
成年後,孩子們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生活,並能夠獨立地處理生活、工作中的問題,甚至於有了自己的家,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已經減弱到很低的程度,相互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在長輩對晚輩生活上的幫助,如照看孩子等。
中年時,父母已老,他們的m和Q值已經很小,對孩子的影響力基本喪失,這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最為鬆散,很多時候人到中年人的子女總是以工作和孩子為藉口,給父母的僅是簡短的電話問候或節假日期間匆忙的探望。
隨著父母的一天天變老,他們在情感和生活上依賴孩子的心理逐漸增強,有時還會在言行上表現得如同孩子一般。這時,當年的孩子的m和Q值變得很大,而自己的孩子也在一天天長大,非常能理解當父母的艱辛與不易,就又開始反作用於父母了,所以,相互作用強度又有所增加。
人際關係——原子模型(2)
圍繞著同一個人構成的力心,在具有相同半徑的球面上就具有相同的勢能,這就構成了具有不同勢能的等能量帶——人際關係圈。不同的人際關係具有不同的心理交往距離,在心理學上,將人與人之間保持的距離分為四種型別: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共距離。
親密距離一般間隔在15~50厘米之間,正好處在一臂之內的作用範圍。處在這個關係圈裡的人很容易就接觸到對方的身體,通常都是能夠肌膚相親的人,如夫妻、情人、父母與子女或極其要好的朋友之間,可以耳鬢廝磨,竊竊耳語,零距離交談。
個人距離一般在50厘米到1米之間。處於這個關係圈裡的人,正好處於手臂可以觸及的範圍,可以相互拉手,但又不容易接觸到對方的身體,只有握手時才可以接觸到對方。通常普通朋友、同事、熟人之間都保持在這個距離範圍。如果陌生人想向對方表示一種親近感時,也可以採用這種距離。
社交距離一般比較靈活,可遠可近,因不同場合、交往目的而異,通常在1米左右,也可以在3米以上,適用於一般的人際交往。處於這個交往範圍的人,通常只是隔幾步遠的距離打打招呼或寒暄幾句就又分開。
公共距離一般都在3米以上,人們在公共場合經常採取這種距離,如公園散步、路上行走等,在演講或教師上課時通常也採用這個距離。在公共場合陌生人之間一旦不得已進入了一米左右的距離,就會感到心理上有壓力,不舒服,從而產生想躲避的念頭,如在公交車上或在電梯裡。在歐美國家,若兩個人在小路上相遇,即使是陌生人通常也會互致問候,以示禮貌,同時也是向對方傳遞友好資訊、減輕彼此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
由此看來,處在不同的人際交往圈上的人,彼此之間具有不同的心理距離,心理距離又決定了交談距離。如果雙方對相互關係的確認程度不同,就會造成心理距離的差異,進而產生交往中的不禮貌和不友好,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冒犯”。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個你不太喜歡的人主動和你勾肩搭背地走路,你會感到很厭煩,很想立刻躲開。同樣,一個你將其看作親密朋友的人,一直和你保持一米以上的談話距離,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