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部分

,等待科學家們的發現……”

三集紀錄片,第一集沉重,控訴讀品的泛濫和危害,第二集悲壯,講訴禁毒事業的艱難和危險,第三集光明,給人們無限希望,展示了美好的未來,湛藍的天空。

第三集播出後,貓酮研發團隊的英姿被全國人民記住,第一個提煉出它的人,紀錄片故意用“華夏科學家”籠統代替,沒有宣傳楊順的名字。

普通大眾暫時不需要關心究竟是誰,楊順的名字讓學術界知道就行了,這是大家事先商量好的對策。

這是一份特殊的國慶獻禮,全國各大媒體都在大勢宣傳,那些距離讀品很遠的普通老百姓們,也都知道了這個讓人激動的發現。

另外,輯毒相關的影視作品,被重新提上熱搜,重播熱度不減。

《邊境風雲》,《湄公河行動》,《輯毒英雄》,《臥底》,《生死英雄》,《國家形象》,甭管是老劇還是新電影,網路上的點選率和下載量都在節節攀升。

廣電一下子就接到了50多部緝毒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申請,那些長相硬朗,一臉正氣,口碑和風評極佳的男演員們,都得到了導演們的青睞,想讓他們出演正義的一方。

而許多顏值高的流量小鮮肉,只能遺憾落選,或者只能勉強當個不重要的小弟,或者陰柔的反派。

還有小說,許多作者被紀錄片感動,產生了大量的靈感,打算進行同型別的創作,許多人特意跑到紅楓,希望採訪能貓酮生物的研發團隊,找到楊順這個神秘的“華夏科學家”。

現在是和諧社會,普通老百姓能接觸到的,也就這些了。

而老百姓生活以外的世界,比想象更殘酷。

坤沙十年前死了,他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讀梟,控制了80%的“金三角”讀品市場。

坤沙是個華人,他自己的2萬部隊在金三角畈毒,但絕不吸讀。

而且坤沙承諾,金三角的讀品不會賣給華夏,全部輸送到了歐美日,他自嘲這是對八國聯軍的報復。

但他就是個畈毒分子,這點毋庸置疑,他死後,殘部交給自己的第三個兒子帶領,仍然活躍在金三角地區,繼續生產讀品,和政府軍打游擊戰,緬佃一部分山區的老百姓還得靠種植嚶粟生活。

只是華夏的影響越來越大,勤勞的華夏人送來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