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針法的步驟更加簡明扼要,只有五個步驟,與和脾土法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唯一相同的一點,就是同樣要求在一息之內完成所有步驟。
鄭翼晨隱隱覺得有些不妥,他看到這條要求時,心裡已經有些動搖:“又是要一息之內完成?和脾土法分七步,我才堅持到第四步就無法繼續,和腎水法雖然才五步,步驟也簡單一些,但是我能完成嗎?”
行不行,試了才知道!
他再次調整呼吸,練習起和腎水法。
鄭翼晨猜到了結局,不過沒猜到過程,這一次他連第一步都還沒完成,氣息就開始岔亂了!
“怎麼會這樣?”昨晚一個鐘頭內學會汗法的優越心理蕩然無存,一種挫敗感湧上鄭翼晨的心頭。
他沒心思繼續練針,再次一字一句觀看起和法中每一套針法的具體步驟。
“果然!每一套針法都有著不同的行針步驟,沒有半點雷同之處。唯一能將它們聯絡在一起的共同點,就是在一息之內完成行針的所有步驟!”鄭翼晨認真消化了每一句話,平復心情之後,終於得出了結論。
“汗法重用押手,和法則是要求氣息調和。”
“氣,調和肺氣,才能在施針過程不至於岔氣,氣,氣……”
他心中一動:“難道……”
他將筆記往回翻,目光落到了昨天練習了一遍就放棄的那套吐納氣息的功法。
“學會和法的前提,就是要掌握這套吐納氣息的功法嗎?”
第24章 氣聚丹田
由於無法調整好呼吸,鄭翼晨在練習和法的針刺手法過程中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挫折,最後終於醒悟過來,這本書其實有記載如何吐納調息的功法。
這樣看來,這套功法在《黃帝內經》失傳的幾個篇章中,其實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望氣篇》與《窺神論》的運用,要靠學習這套功法後才能一眼望出一個人的病位病證。
《靈針八法》講究循序漸進,等級森嚴,只能在掌握一種針法後才掌握下一種針法,換句話說,學習和法卡殼的鄭翼晨,是無法越級練習吐法,下法等其他針刺手法。
鄭翼晨轉念一想,汗法的針刺手法施行過程,出現的那股旋渦般的力量,其實也就是一股強大的經氣,如果自己學會了這套吐納的功法,就能憑針尖的顫動,就能捕捉到那股力量。
沒準不需重用押手,也能一步到位,將汗法完完整整的施展出來,雙手同時用針。
換言之,欲學望氣術,靈針八法,都要先跨越一道門檻,就是學會這套呼吸吐納的功法。
鄭翼晨的頭有些痛,有一種掌握了寶庫的鑰匙,卻不知道口令的無奈。
所謂呼吸吐納的功法,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一門氣功心法。
上個世紀,中國也曾經掀起一陣氣功熱潮,後來不了了之,消聲滅跡。
近幾年也有一些自稱氣功大師的所謂名人出來招搖撞騙,最後經人舉報,才知道那些所謂氣功神蹟全都是騙人的障眼法,下九流的魔術手段。
坊間還流傳一個笑話,中國出場費最高的魔術師劉謙,如果想要賺得比現在還多,只要跟別人說他這是練了氣功顯露的奇蹟就行了。
鄭翼晨學的是中醫,對於經絡氣血掌握的十分嫻熟,也能運用在治病救人方面,但是將這些東西用到練習氣功,他自認沒這種天分。
所謂隔行如隔山,他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是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好比他練習太極拳,自從傷了胸椎之後,他就知道用勁的重要,從此不再胡亂發力,乖乖練習套路。
練習一套拳法,都需要專人指點,才能避免傷到自身。
練習一門氣功,如果閉門造車,搞到走火入魔,下肢癱瘓了怎麼辦?
“練,還是不練,這是一個問題。”鄭翼晨心中進行一番激烈的天人交戰,時而起身,時而坐下,時而搔頭髮,時而摸下巴,十分糾結。
練吧,怕出事。不練吧,入寶山哪有空手而回的道理?
對於靈針八法的熱情最終還是把他的疑慮打消掉,鄭翼晨握緊拳頭:“練!”
雖然下定決心練習氣功,他還是對著開頭“氣聚丹田”四個字發起了愣。
昨晚他硬生生將“氣聚丹田”練成了“氣瀉****”,那股臭味還在他的鼻尖繚繞。
鄭翼晨花了十多分鐘,好不容易克服心理陰影,這才盤膝而坐,陷入冥想,心中默默思索十二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