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場掌聲就能窺出臺下觀眾的反應:稀落而不緊湊,散漫無力,很是敷衍。
聽了詹姆斯布萊恩特的課題後,他們心中的興奮閾值已經被提升到最高點,很難對其他事物產生興趣,關於奈米材料的課題,已經成為這些人心目中金獎的不二選擇。
掌聲雖然渙散,倒也聊勝於無,要不是看在登臺的人中,有一個骨科名宿聶老,估計連半點掌聲都享受不到!
“啪啪啪……”
華夏代表團與費德勒父子,等人倒是賣力鼓掌,在偌大會場中,就如同泥牛入海,並沒有人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
羅子儒鼓掌時左右張望,發現有不少人都打著哈欠,睡眼惺忪,勉強振作精神仰望臺上,顯得漫不經心。
看這個架勢,要不是有聶老坐鎮,換了其他人上臺,臺下就算沒人離場,估計會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直接入睡,鼾聲比演講的聲音還要大!
雖然有人認為聶老聲名赫赫,幾十年磨一劍,釋出的課題必定非同小可,更多的人,則覺得他已經是一個尸位素餐的老頭,江湖代有才人出,屬於聶老的時代早已過去,他今日只能成為詹姆斯布萊恩特的墊腳石。
鄭翼晨將演講的ppt交到工作人員手中,和聶老向臺下鞠了一躬,他招手叫來主持人,表明需要一個華夏語的翻譯,一方面是為了照顧不會英語的聶老,另一方面,就算登臺的只有鄭翼晨一人,他也不打算用英語分佈課題,全程只會用華夏語,因為他們是華夏人。
經過簡單的交涉,主持人答應了他的要求,一個矮矮胖胖,金髮微禿的外國人手持話筒走了過來,跟鄭翼晨與聶老一一握手,口齒清晰說道:“你好,我是大會安排為你們服務的翻譯。”
鄭翼晨和他說了兩句,對他的中文造詣很是滿意,不愧是世界頂尖的骨科大會,就算是一個翻譯,也讓人挑不出毛病。
投影幕布上,多了一行方方正正的中文字,翻譯看了之後,遲疑了一下,這才用英語翻譯道:“聶國昌教授與鄭翼晨醫生,釋出的課題是……《深刻探討中醫針刺手法應用於骨折術後康復的優勢》。”
“什麼?”
“不是吧?開什麼國際玩笑?”
“太不尊重這次大會,不尊重我們這些嘔心瀝血,才想出課題的人了!”
“這種課題,居然放到最頂尖的學術大會上釋出,聶老該不會失心瘋了吧?”
“瘋了!肯定是瘋了!”
知道標題內容後,臺下頓時炸開了鍋。
第448章 古老醫術與超前科技的碰撞
臺下人神情各異,有的焦躁,有的不屑,有些人,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甚至不惜站起身來,揮舞著拳頭,以示抗議。
也難怪他們反應激烈,要知道臺下眾多骨科的專家教授,無一不是清一色的西醫,畢生研習吸取的都是西醫知識,對中醫並沒有多大瞭解,只是偶爾從新聞中得知一點皮毛。
不少人知道,中醫在華夏本土,都被人棄如糟粕,時不時會有幾隻瘋狗說中醫是偽科學,揚言要廢除中醫。
華夏人中,都有人對中醫持質疑態度,這些來自異國的專家教授,接受了先進西醫知識的薰陶,對中醫自然更是不屑一顧,認為只有茹毛飲血的野蠻人,才會使用這種落後的醫療手段。
華夏中醫分支的針灸,雖說曾在歐美等國,掀起過短暫的熱潮,但是自詡西醫正統的醫生們,對於針灸,還是有著很大的偏見,這種偏見根深蒂固,很難根除。
這也是那個胖翻譯看到標題時,要遲疑一下,才說出來的原因,他也知道這個課題一定會引來眾多的非議。
詹姆斯布萊恩特正端起杯子喝茶,聽到這個響亮的標題,含在口中的茶水“噗哧”一聲盡數吐出,成了一團朦朧的水霧,坐在他兩側的人,頭髮,臉上,衣衫都沾滿了帶有他口水的霧氣,心裡叫苦不迭,卻只能自認倒黴。
詹姆斯布萊恩特一下子被氣樂了,心下暗道:“我真是太小心了,早知道這兩人拿出的是這種課題,我根本不用使手段,他們也會被別人的口水沫淹死,唉,真是應了華夏的一句俗話,殺雞用了宰牛刀!”
用中醫針刺手法配合藥物治療與康復治療的課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
十多年間,也有過不少相關的論述,這一類的課題,即便放在三流的學術會議上演講,也會落得個貽笑大方的下場。
聶老居然在世界上最頂尖的骨科大會上釋出相關課題,明顯是在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