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王亨道:“對什麼?你又不是孟家人。你姓吳!本官跟吳家不說八竿子打不著,也有七杆子遠。若因為孟大人的關係,本官就要尊稱你父親一聲‘表舅’,那本官的表舅多的數不清了!再者,表舅又如何?在公,你們犯了國法,本官若是徇私枉法,豈不愧對皇上信任?此為不忠。在私,本官若包庇你們,有違我王家祖訓,丟了祖宗的臉面。此為不孝。你想讓本官做不忠不孝之人?”
吳公子面上喜色消失殆盡,不知所措。
王亨又高聲道:“再者,就算本官的親舅舅犯了國法,本官想要為他開脫,也只會去求皇上法外開恩。在這公堂上求誰?誰又有那麼大的臉面和權力敢枉顧國法?”
林巡撫肅然道:“王翰林此心可昭日月!”又衝吳知府惋惜地搖頭,嘆道:“國法大如天!大人莫怪王翰林。說起來,是大人糊塗了。我等有心相幫,也無可奈何。”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贊王亨忠孝兩全。
黃縣令也跟著附和,一臉正氣凜然,其實後脊背冒冷汗,暗自慶幸自己逃過一劫。若非他見機快,這次就要被吳知府給連累。現在麼,吳知府倒了,他若活動活動,說不定還能替補知府呢。仕途兇險,平步青雲和墜入深淵只在一念之間!
吳知府受人奉承慣的,今日嚐到了人情冷暖。
他看著王亨,總算領略到傳言說他性格乖戾、喜怒難測的評判了。王亨豈止性格乖戾,還冷漠無情、六親不認!換一個人,就算不肯出手相助,也會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委婉地拒絕;誰會當著這麼多人面,將這親戚的遠近丈量得一清二楚?不幫人,還佔據了忠孝兩全的好名聲!
他悲涼地阻止兒子含淚叩首的動作,木然道:“王大人說的沒錯,要求,也該去求皇上饒恕!”
還是差人進京去活動吧。
這時,豆腐西施和曾為梁心銘作證的漢子先後被帶上堂,之前吳知府說他們另有隱情,一再要求重審,自然要過堂了。
第15章 一箭雙鵰的佈局
司馬彩雲一上堂,就哭著控告,說有人暗中威脅她,逼她栽贓梁心銘曾輕薄她,以證明梁心銘對她有私*情;若她不從,不但要將她辦成****合謀殺人,還要她寡*母和弱妹不得好下場。她想,自己遭遇這些,是命運不公,可是梁舉人是正人君子,就因為好心提醒她一句話,被帶累丟了前程不說,還要喪命,她萬萬不能做這喪良心的事。所以,她寧死也不肯作偽證,也要揭開這陰謀!
梁心銘感動又意外,她以為豆腐西施會屈服呢。
眾人一齊看向吳知府
這就是所謂的“另有隱情”?
王亨冷笑道:“一個弱女子,尚且如此深明大義。真讓我等男兒愧對天地!”眾人急忙附和。
何按察使大人也盛讚了司馬彩雲一番,命她起身站到一旁等候判決;接著,他又命人帶那漢子上堂。
漢子卻當堂翻供,說前次是李慧娘誘使他作偽證,承諾事後重重拜謝他。他便問你們哪來的銀子?李慧娘說現在沒有,等她夫君中瞭解元,明年還要中進士、做官,要多少銀子沒有?他一時糊塗,想交結富貴,便答應了。
這話編的挺圓乎,顯然是早有預謀。
可憐他還不知道吳公子罪行敗露了呢,還按跟吳知府約好的供詞來說,這可吃大虧了。
梁心銘暗自為他默哀。
按察使大人嚴厲質問:既然是作偽證,為何前次不說實話?現在又無故翻供,是何道理?
漢子說他良心發現,所以幡然悔悟。
何大人怒道:“大膽!兇手已認罪。還敢胡說!”
漢子大吃一驚,等聽說真相後,頓時痛哭流涕,說他一時鬼迷心竅,收了吳知府錢財,才答應誣陷梁心銘。
可是,他再反悔也沒用了。
王亨恨道:“這等小人,絕不可輕饒!”
巡撫大人等官員一致點頭。
漢子對梁心銘的誣陷可能會導致她被判死罪,按照大靖律法,對他以“反坐”定罪。就是說:若梁心銘已死,他也要判死罪償命;現在他的誣陷未得逞,梁心銘沒死,他的死罪可免,降一等,流放三千里。判完,漢子癱倒在地。
王亨看向梁心銘。
她發現後,坦然迎向他。
王亨和她對視,心頭莫名悸動。
他一連兩次聽見“無意中”,覺得十分蹊蹺。
吳知府的罪證,怎會被毒老虎輕易得到?明顯是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