輩的姨娘派出去給出嫁的姑奶奶報喜的道理。這是要人家當正經親戚待還是當奴婢打賞也太不成體統了!
不過這種事情又有什麼好說破的,對長房也沒好處。真要是論起來,都是姓陳的,說不定長房也要落下個不懂禮數的名聲呢。
連大奶奶就哈哈笑了一聲,“才添了丁,大夥兒心裡都歡喜。要是我肯定也忙昏了頭,這有什麼好說的!”
吳四奶奶鬆了一口氣,兩個人應付了過去。
說了一會兒話,也是二更時分,長房的人都起身告辭。吳四奶奶送走了連大奶奶,半點沒耽擱,直接就叫人把陳端崕找來,告訴了他和姨娘去過定國公府的事情。
誰知陳端崕聽了卻半點都不意外。
“早前二房的八妹妹幫著十二妹妹提過一樁婚事。母親不答應,說要等著給純貞守一年的大功再議不遲。”
要真是有心給陳純瑤議定婚事,既然找到個好人家,就該早早在百日之內定下來,才能算作衝喪。
大功過後就是一年,那個時候別人怎麼還能等。
陳純瑤雖說是聖旨合離。但曾經是周家婦這樣一個敏感的身份,就讓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了。
娶了陳純瑤可能就會得罪太后,也不一定就能會討得皇上喜歡,這樣虧本的買賣也就是那些不準備在仕途上大放光彩的人家才會幹。何況陳純瑤在周家的遭遇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難怪和姨娘被逼得狗急跳牆,連這種昏招都使得出來。
吳四奶奶就在心裡腹誹
“父親答應了?”
陳端崕搖搖頭,“父親說要想想。”
這樣說就是預設的態度,
吳四奶奶也不由的有些同情和姨娘。
其實吳四奶奶也希望陳純瑤能夠從新嫁出去。不指望她給家裡添一個助力。好歹也算是交掉一個燙手山芋。
陳純瑤的脾性,早年在閨中時候吳四奶奶就領教過。如今聖旨回家合離,三太太又不許她再嫁,指不定今後還要破罐子破摔鬧出什麼事情來。
做嫂子的人,說重了,別人就會說是刻薄小姑子,要是不管,又要連累家裡。
三太太好歹是長輩,不管如何,別人也挑不出大錯。
第十五章 黃雀(下)
吳四奶奶就有心想幫陳純瑤說幾句話,試探道:“既然婚事難得,又是八妹妹提起來,咱們是不是也幫著打聽打聽,好歹是二房一番心意。八妹妹可是二伯母養大的,聽說也疼愛的很。
二房和三房關係一貫不好。
二太太又是個斤斤計較的人,要是得知陳純荔巴巴幫忙提了婚事,卻被三房回絕了,只怕心裡真會存著膈應,到時候一家人反而弄得更加不和起來。
為了陳純瑤這顆廢棋子,根本不值得。
何況把陳純瑤嫁出去,還能讓陳家上下都少操一份心。
先前攔著,也不過是因看著純貞沒了,母親心情難過,所以照拂幾分。現下考慮起來,還是把陳純瑤嫁出去的好!
陳端崕考慮到這個,想了想就道:“明天我就跟父親提一提。要是父親答應,正好小八洗三要宴客,我叫八妹夫把人帶過來先看看。”
陳端崕漸漸頂門立戶,在三老爺面前說話十之八九都會成功。
吳四奶奶一聽就知道這事情還有迴旋的餘地,當即也不在這件事情多說了。
陳端崕問起了今天兩個媳婦子過來探視冒姨娘的事情。
“我讓人領了她們過去瞧八弟,也去看了看冒姨娘。看她們回來時候都喜氣盈盈的樣子,就又打賞了一份。想必知道該如何回話。”
雖說冒姨娘今天是九死一生,幾次昏厥,最後才憑著山參吊氣生下來孩子,孩子也顯得很體弱。
不過大夫看過都說只先前的底子打得好,只要仔細調養著,定然沒事。
因此吳四奶奶這樣敞開讓人看的做法,陳端崕也覺得著實不錯,點頭道:“你處置的極好,不管和姨娘今天過去和十三妹妹說了什麼,只要李家的人親眼見著冒姨娘和小八無事,就不會相信她一個字。”
吳四奶奶也是存了這番心意,又說了幾句會好好照顧冒姨娘的話,讓陳端崕務必放心。
陳端崕卻不知想到了什麼,臉色一瞬間陰沉了。
吳四奶奶想到三老爺後頭還是叫大夫看了三太太要給冒姨娘的藥汁殘渣,再想起大夫後面說的話,也緘默下來。
這種事情,可不是自己這個做兒媳婦,做妻子的能多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