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雪道,“這就要從頭說起。武功本自兵陣廝殺演化而來,朝廷選將,首重的就是弓馬兵刃功夫。少林是外家拳法之祖,但隋末相助唐室,嘉靖助剿倭寇,派出的精銳都是棍僧。所以江湖相鬥,威力最大的依然是兵刃功夫。”

姬傲劍點了點頭。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拳一劍三的說法,並不是講著玩玩的。

海上玉龍的冰山神掌無比厲害,但要打退一群一流高手的圍攻,也非得動用兵刃不可。

姬玉雪道,“既然兵刃功夫最為重要,為何這數百年來,天下間拳法盛行,各種外家拳內家拳層出不窮?”

姬傲劍想了想,“這是因為滿人佔據中原,怕漢人造反,不許百姓練習兵刃。練武之人只好把戰場功夫化成拳腳功夫,勤練不息,以免忘卻我華夏武功。”

姬玉雪道,“這個說法,你怎麼看?”

姬傲劍是後世見過這個說法,心中早有懷疑,“拳法盛行是在明清時代,先明並非異族政權,為何已經有此兆頭?”

姬玉雪道,“五代十國入宋以後,國家轉向重文輕武,民間習武之風漸被控制。於是越到後世,越是輕兵刃而重拳腳。”

中國自古兵民合一,國家兵源主要來自鄉野之民,戰國時期更是軍國主義體制,全民都要拼命習武,隨時準備被徵募到戰場上。

漢唐盛世,民間兵源依然是軍隊主力。魏晉亂世,塢壁密佈,民間習武自保。在這些年代,練武之人剽悍兇狠,和遊牧部族相鬥不落下風。即使五胡亂華,也不能對華夏一掃而盡。北方隋朝重新統一全國之時,已完成了漢化,被天下人視為中華政權。

在宋以前,“出將入相”這四個字是天下壯志男兒的夢想,沙場建功立業,回朝就有望拜相。文武雙途都有出色業績,最是風光。

那時的書生,同樣是練武不懈,時時佩劍在身,以上陣效國為榮。大唐是詩歌盛世,就有邊塞詩歌這一流派。李長吉亦有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自宋朝立下重文輕武的國策之後,“出將入相”的豪情已成為過眼雲煙,民間武風也開始轉衰。時人都認為,武將即使率軍光復燕雲十六州,凱歌回朝,太廟獻捷,也比不上狀元及第的榮耀。民間更是有“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之語。

雖然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