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中又是興奮,又是期盼,齊聲喊道,“再長!”
啪啪啪啪,石板碎裂的聲音不斷響起,好像是從下往上,在一層一層地被依次粉碎。
與之相伴的,就是全場一起喊出的“長!”“長!”“長!”……
整堆的石板晃動得也是越來越厲害,似乎隨時都會徹底崩塌。
砰地一聲巨響,石板爆裂,雲霧四散。灰土和水氣融在一起,其內隱隱出現一個樹形之物。
過了片刻,煙塵水霧盡散,原地出現了一株約莫丈高的梨樹,枝頭上結滿了累累的果實。
金頂道人哈哈一笑,一掌劈空擊出,滿樹的梨子向四面八方射出,像箭雨一般落入人群之中。
姬傲劍也伸手接了一個梨子,咬了一口,只覺得汁水甜美,乃是上好的熟梨。
“陽光雨露,乃是天時。泥土養分,乃是地利。種子之中,蘊藏生生不息之力,這種力量能夠演化萬類物種,就是人和。”
金頂的聲音落入每一人的耳中,“天時地利人和,謂之三才。一方天地有三才命格,方能三生萬物。”
姬瑤光道,“金頂真人解說的三,是三才玄理。三才之中有生命之道,因此萬物生長。武道之中如能領悟三才玄理,就能像方才那棵梨核一樣,有著生生不息的元氣,不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都能長成參天大樹。”
金頂道人笑道,“不錯,不錯。說道已了,老道該下場了。”
他走到了那棵梨樹面前,雙掌一抱,竟將整根樹木連同根鬚拔出,扛在肩上走了。
這株梨樹被移植到附近山頭,作為“生生不息”的象徵,日後成為了京師城外一景。
姬瑤光見金頂道人的種樹,並未對場地造成太大損壞,於是命人迅速平整修復。
她等地面修完之後,說道,“一二三的玄理,大家都已領略了其中的奧秘。九為數之極,接下來是天山派的顧先生來說九之玄理。稍後,小妹不揣冒昧,為大家說一說五。”
十大玄理,並非是按照從一到十的順序來,而是按照有大宗師解說的順序來。
之前一二三都被大宗師挑走了,所以才是先說了一二三。三位大宗師之後,天山劍聖出場談的是九。
顧天池很溫和。
他一身黑衣,面相儒雅,雙眼溫潤如玉,完全就是誠懇厚道的正人君子形象。
無論是姬仙雲,還是天道勝,都遠比他更像是劍客,甚至碰到他這副模樣的人,應該是有一千殺一千,有一萬殺一萬。
然而天下第一劍,卻是顧天池。
顧天池上場,立刻拔劍。
他一個字也沒有說,滔天的劍光卻已經淹沒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姬傲劍眼中,以前關外宗師和高麗宗師的刀光如同瀑布,現下天山劍聖的劍光卻簡直就是大江大河。
大江大河自西北高山而下,滔滔不絕,奔騰不息,目的地只有一個,就是東方的大海。
河流也有彎曲,但每次一彎,劍光就更加熾盛,彷彿沿途有無數支流在不斷匯合,河面變得越來越寬闊,奔向大海的勢頭就越是猛烈。
轟隆一響,劍光大河衝到了盡頭,轉眼消失。
場外眾人沒了劍光炫目,揉了揉眼,才看清了場上發生的情景。
一道彎彎曲曲的寬闊劍痕劈開了青石地面,長達七八丈遠,而以“劍痕”之深之寬,甚至應該說是“劍溝”。
這條“劍溝”越走越寬,越走越深,整體上呈現一個“幾”字形,最後卻是突然變成了一個半丈之徑的深坑,彷彿是突然墜入了地底深海。
姬傲劍瞧向這條“劍溝”的走向之時,覺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這正是黃河在地圖上的奔流路徑!
這一條劍光以劈出來的“黃河”,似乎已經代表天山劍聖說出了他的玄理。
在滿場寂靜之中,姬瑤光緩緩問道,“顧先生要說的玄理,可是九曲黃河?”
顧天池開口,聲音也是溫雅平和,“黃河九曲十八彎,劍光一出十八丈。”
演武場地長寬都是十丈,但這條彎彎曲曲的劍光“黃河”,總路徑卻共有十八丈之長。
姬瑤光點頭,看著腳下的“黃河”,開口吟道,“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顧天池微微一笑,也吟道,“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兩位大宗師對吟之間,頓時讓人覺得如同茅塞頓開,大有啟發。
顧天池的玄理,就是“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