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一直沒抽出來,兩眼一直看著屋裡的人。幾個彝人見勢起身,出了茅棚。
第二天一大早,我姥爺上路時,幾個彝人不知去向,棚外幾棵桃樹下落滿了花瓣,也躺著那個酣睡不醒的年輕彝人。我姥爺昏昏沉沉走下迷霧中的山崗,穿過村子上了大路。裝了一肚子酒,他整天不餓,一路上老想著山崗上度過的奇怪之夜,弄不明白幾個彝人最終為何沒對自己動手。日頭在遠山頂上一落下,山裡頓時變得陰森寒冷。他緊趕慢趕,天黑前找到人們告訴他的大路邊上的一個馬店。
晚上,有一隊馬幫開來,小小的驛站喧鬧了一時之後,很快又陷入寂靜。
。
。
①清朝末期爆發的農民武裝起義,席捲大半中國,持續16年。
②阿道,今石棉。石大開1863年5月率數萬大軍過大涼山彝區為清軍、彝族土司武裝包圍兵敗大渡河。
③周達武,貴州提督,清同治7年進剿大涼山昭覺、普雄等地。
④咪姑牛牛壩,涼山腹地。
⑤猴年冬月間,即1908年冬。彝族按十二獸記年、月、日,雲貴川桂記法大同小異。據20世紀80年代起,劉堯漢一批著名學者研究彝族歷史上曾統一使用過先進的十月太陽曆,把中國文明源頭在原基礎上又向前推出數千年,研究成果轟動學術界。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22章 蜀身毒道上的大馬幫
雞叫聲中,趕早的馬幫起身了,我姥爺一軲轤爬起來。
山裡的這個時晨冷得出奇,他把過大渡河之前穿的那套行頭全換上,感覺才好了點。火把的光亮照著驛站夜空,趕牲口的人們一個個守在馬棚槽前,給牲口加料添草,然後,開始架鍋造飯。我姥爺跟馬幫一把手交談了一小會,想跟著馬幫一同去西昌,滿臉絡腮鬍的馬哥頭①面無表情一言不發,沒答應也沒說不同意。接下來,我姥爺只好蹲在鍋邊幫著燒火,想博取馬哥頭的認可。但飯一弄好,趕牲口的人們一個個端著飯碗守在馬棚槽前,邊吃邊看著牲口進食,每人都默不作聲,包括馬哥頭在內,沒誰理會我姥爺。倒是馬幫的一個二把手②在端著飯碗離開時,示意我姥爺自己動手吃飯,我姥爺才取出自己包裡的碗筷,從鑼鍋裡舀了白米飯,又在小盆裡夾了點鹹菜和豆腐趕緊吃起來。
遠方的群山頂上天空現出了曙色,山野反而顯得更黑,更靜。
很快,趕牲口的人們放下飯碗,把牲口一匹接一匹地牽出馬棚,領到一旁的小河邊飲水。晨曦中,牲口吃飽喝足了,靜靜站在空地上,噴著一股股白色的霧氣。一切準備好之後,馬哥頭牽出一匹帶路的牲口,在脖子上繫好鈴當,其他人同時為牲口們上馱。馱上的貨物大都是鼓囊囊的麻袋,也有些打著捆繩的竹筐木箱,可能裝著怕壓的東西。天色微微發亮,近處的樹木現出輪廓,馬哥頭站在頭騾側面靠前的位置上,鄭重其事地抬手拍了頭騾兩下,頭騾邁動步子,叮噹叮噹開始上路。
那是一支有著近百匹騾馬的馬幫隊。
太陽從山頂升起來,陰暗的山間變得透亮。每匹騾馬的身上壓的貨物都不輕,我姥爺跟在馬幫最後面,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很難望見隊伍的最前頭,只能聽見一陣陣騾馬四蹄沉重落地的聲響和山間孤單迴響的一聲聲銅鈴。天大亮,山野靜悄悄,連一隻鳥也沒有。走進山勢陡峭狹窄的危險地段,一匹匹牲口都昂起頭,瞪圓的眼睛裡充滿緊張和驚懼,不時有牲口在石塊嶙峋的路面上四蹄打滑,引起馬幫發出一陣急促混亂的蹄聲,調整好秩序以後很快又歸復平靜。在老長的隊伍邊上,趕牲口的人們一直跑前跑後,高聲吆喝,小聲叫喚,個個滿頭大汗。他們一會幫騾馬整理一下歪斜的貨物,一會又手牽騾馬一步一步移過難行的路段,還不時朝山上張望,好像山上密林之中隱藏著不測。我姥爺幾次想跟他們說話,一直找不到機會。行進到中午,馬幫在一片寬敞的草地上停下,趕牲口的人們立即紛紛卸馱,又是喂料又是牽牲口到水溝邊飲水,自己同時順便吃點乾糧,去溝邊捧幾口冷水吞下。
隨著乾糧下肚,我姥爺身體裡補足了熱量。他把身上和頭上多餘的衣物脫下來,裝進行囊,感覺山裡春季的中午像夏天一樣。趕牲口的人們有的隨地而坐,有的就地一躺,大家沉悶地抽菸,偶爾說一兩句話,談到天氣,談到前面的路程。有人扯到了在什麼地方睡過的女人,談到女人的乳房、屁股和下身,還有人冷不丁說出了曲木打鐵這個名字。我姥爺搞不懂怎麼連馬幫也知道曲木打鐵。。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23章 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