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這篇小說也大量涉及到科學技術知識,並隱藏著一些歷史事件的探討。托馬斯·品欽的頭兩部長篇小說,都包含著對美國社會及歷史碎片的沉思。《拍賣第四十九批》繼續了托馬斯·品欽在作品中使用通俗歌曲和雙關語的習慣,並在他散文化的敘事中,加入了大眾流行文化的視點。
托馬斯·品欽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是他的第三部小說《萬有引力之虹》,這部出版於1973年,是一個大厚本,翻譯成中文在70萬字。由於托馬斯·品欽在大學所學習的工程學方面的專業素養,和在波音公司擔任內部刊物編輯的知識積累,給他寫《萬有引力之虹》提供了許多靈感和背景知識。
人們常說20世紀有兩部奇書,一部天書,這兩部奇書是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和這本《萬有引力之虹》。而另外一部更加難以解讀的天書,則是詹姆斯·喬伊斯的《芬尼根守靈夜》,我想這樣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奇書還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解讀,但是天書則無法卒讀了。
《萬有引力之虹》的小說情節也是拉拉雜雜的,主幹還算清晰,說的是1944年12月到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時期的故事。一些研究者認為,“萬有引力之虹”說的是炮彈和導彈在空中劃過的痕跡,是死亡的象徵。因此,這部小說主要的著眼點,也在戰爭和死亡帶給人類的一切後果的分析上。小說的情節是從二戰中德國向英國進行瘋狂的V-2導彈射擊開始,英國的情報部門希望發現這種導彈的秘密,但是他們發現導彈的落點,恰恰都和美國士兵普羅斯洛普和一個個的女人*的地點重合。只要是這個上尉在某個地點和一個女人*了,那麼幾天之後,那個地方肯定要遭到火箭的襲擊。於是,英國的軍事情報機構就對此開始了調查,上尉本人也被派到了法國去尋找這種給英國和同盟軍帶來巨大威脅的火箭,而同時還派遣了一些特務監視普羅斯洛普上尉,尤其是要監視他的性生活,並且隨時要向情報機關報告。普羅斯洛普後來發現了還有自己人在監視他,於是感到很不滿和恐懼,這些跟蹤和監視他的自己人,在暴露身份之後,很快就失蹤或者死亡了,於是,上尉就更加害怕了,他跑到了中立國瑞士,最終,他發現,他父親將他的特異功能賣給了德國一個火箭專家,現在納粹就在利用他的性生活發射火箭襲擊盟軍。於是,上尉本人就更加感到困惑,他繼續著在歐洲大陸上對那神秘火箭的尋找,最後,小說結尾十分離奇:普羅斯洛普上尉感到自己解體了,他自己正在追尋中變成不存在的東西了,等於說,他實際上不存在了,作者托馬斯·品欽最終把他給寫沒了。托馬斯·品欽正是以這種開放式樣的結尾,宣佈了自己要強調的東西:世界是一片混亂,本來就沒有邏輯,因此,更沒有有邏輯和結尾的故事存在,因此,熵的世界觀再次在這部小說中得到了體現。
邱華棟萬有引力書評(4)
這是一部十分複雜的、帶有神秘色彩和象徵符號色彩的小說,結合並詳述了他早期作品的許多主題,包括戰爭、物質的增殖、文化偏執狂、種族主義、殖*義、情報和特務組織、共時性和熵等等,由於這本書的晦澀和複雜,很難解讀,這本書在問世之後的幾十年裡,衍生出大量的分析和評論,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這本書獲得了學位,評上了文學教授。它被認為是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典型文字之一。
《萬有引力之虹》的主要情節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幾個月及勝利日接下來幾個星期的倫敦和歐洲其它地方,並在大多數情況下以透視歷史瞬間的方式展開敘述。這部小說眼界極為開闊,且往往別具風格地使用頗具幽默的誇張,並在對從物理、化學、數學、歷史、宗教、音樂、文學和電影各領域中汲取的素材之處理上顯示出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博學。
《萬有引力之虹》與艾薩克·巴甚維斯·辛格的《羽毛的王冠及其它故事》一起贏得了1974年的布克小說獎。同年,小說評審團一致推薦《萬有引力之虹》作為普利策獎候選者;然而普利策協會否決了評審團的推薦,將該小說描述為“無法卒讀”、“浮誇”、“濫用筆墨”、且有些地方“傷風敗俗”,最後;該年度普利策獎沒有授獎。 (Kihss 1974)。1975年,品欽謝絕了威廉·迪安·豪厄爾斯文學藝術獎章。
托馬斯·品欽的第四部長篇小說《葡萄園》出版於1990年,但是大部分讀者和評論家都認為這是作者最失敗的一部小說。但是我不這麼看,我覺得,在托馬斯·品欽的小說序列裡,這是一部至少上了及格線的作品。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984年,過去